我所承担的《迈向可持续的亚洲:绿色转型与创新》报告在韩国发布

作者: 2010-10-19 08:45 来源:
放大 缩小

  由亚洲科学院协会(AASA)发起、各成员科学院共同参与的“亚洲可持续发展”项目,在经历了近3年的调研工作,于2010年10月18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亚洲科学院协会成立十周年仪式及亚洲绿色发展国际研讨会”上正式发布研究报告,该报告由科学出版社和Springer联合出版。亚洲科学院协会主席、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参加了发布式并致辞,同时参加会议的还有韩国科技翰林院院长Kil-Saeng Chung先生、中国驻韩国大使张鑫森先生,以及UNEP等国际组织的代表。韩国总统科技特别顾问Hyun-Ku Rhee先生在发言中对AASA的工作及发布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项目共同组长,来自土耳其科学院的Namık Aras教授和我所的王毅研究员,分别在会上介绍了“亚洲可持续发展”项目的研究情况以及报告的主要发现和政策建议。此外,王毅研究员还在研讨会上作了关于中国绿色发展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大会发言。

  该项目报告由4份专题报告(包括《迈向可持续的亚洲:能源》、《迈向可持续的亚洲:资源》、《迈向可持续的亚洲:环境与气候变化》、《迈向可持续的亚洲:文化视角》)和1份综合报告——《迈向可持续的亚洲:绿色转型与创新》组成。研究报告分别从能源、资源、环境、文化及综合的角度,对亚洲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挑战、机遇前景和应对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我所承担的综合研究报告——《迈向可持续的亚洲:绿色转型与创新》(Towards a Sustainable Asia: Green Transition and Innovation)是在四份专题报告研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对亚洲模式转型与实现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和集成研究。报告剖析了亚洲模式面临的重大挑战和机遇,较为系统地分析和揭示了亚洲资源和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及未来可能的变化趋势,探讨了亚洲环境与发展关系演变阶段的理论并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阐述了亚洲绿色转型的重要意义、前提条件和发展路径,提出了亚洲绿色发展的原则、战略框架、优先领域和政策建议。

  报告形成了以下观点和基本结论。

  (1)亚洲发展模式面临着重大挑战,亟需全面转型和创新

  亚洲要实现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明确新的发展方向、寻找新的动力、创造新的需求、构建新的发展模式。从长远来看,实现亚洲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抢占后金融危机时代全球经济的制高点,既要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又要进行结构调整、创造新的增长点和竞争力,因此,发展模式的转型必须是全方位的,需要通过系统创新,构筑一个绿色、低碳、智能、创新、合作、包容的新模式。

  (2)绿色转型是亚洲发展模式转型的核心

  报告认为,实现亚洲的绿色转型是应对上述三大挑战的核心要素,也是转变发展模式和走向可持续亚洲的必然选择。这不仅是突破亚洲资源环境承载力有限的瓶颈约束的需要,也是化解未来亚洲资源环境严峻挑战的需要,同时更是顺应国际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需要。

  (3)绿色创新是实现绿色转型的基本保证

  报告指出,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战略的核心,绿色创新将成为未来创新的重要方向,也是向绿色发展转型的前提条件和基本保证。绿色创新不仅涉及到技术创新维度,而且包含制度、政策和管理的创新甚至文化创新维度。不同的创新活动之间应加强互动、相互协调,在开放竞争的环境下加强合作,减少技术变革的风险,最后形成系统性创新,为亚洲的绿色转型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4)亚洲绿色转型已经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

  报告认为,亚洲向绿色发展转型也已经具备了很多有利条件,包括:强有力的政府承诺和政治意愿是亚洲推行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勤俭节约的文化传统为亚洲的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支撑;全球最大的潜在绿色消费市场为亚洲发展绿色经济创造着新的巨大的需求和市场,也给绿色创新提供了新的商机;比较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为亚洲绿色能源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为低碳技术的研发、应用和低碳产业发展上提供了重要保障;一些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实践取得了大量可供分享的成功经验;日益开放的环境和不断加强的区域合作不仅为亚洲引进先进绿色技术和知识,学习和借鉴成功经验,降低绿色转型成本,提供了可能和机会,而且为能源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境领域的技术合作创造了条件。

  (5)亚洲绿色转型要优先实现四个转变

  优先实现四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以要素投入为主的增长方式转向依靠创新驱动(特别是绿色创新)与比较优势相结合的增长方式;二是从仅仅追求经济目标转向综合的、绿色导向的发展目标体系;三是从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结构逐步转向多元化、低碳化的能源结构;四是从单纯的经济、技术和贸易合作转向承担绿色责任和互惠共赢的新型合作模式。

  (6)亚洲绿色转型的战略框架

  报告基于亚洲面临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绿色发展的条件,提出了亚洲绿色发展的战略框架:1)引领转型。将绿色发展纳入到国家战略、行动计划以及各级政府、部门或行业规划中,并付诸实施。2)支撑转型。构建、完善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绿色发展制度框架,突破资源环境瓶颈的技术创新系统,建设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形成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绿色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城市化发展模式,全面推动亚洲实现绿色转型。3)适应转型。形成与绿色转型相适应的教育培训体系、劳动供给和技能结构、保护弱势群体免受绿色转型冲击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咨询、交易、金融等社会服务体系。4)国际合作。创新和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增强国际合作活动,加快知识、信息和技术流通,构建和形成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体系。

  (7)亚洲绿色转型需要制定行动计划和“一揽子”配套政策

  报告认为,推进亚洲绿色转型,可供选择的对策有:制定绿色发展战略和国家行动计划,积极引导和推进绿色转型,把绿色发展整合到亚洲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形成绿色转型的“一揽子”政策,如战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合理的资源、能源及环境要素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推进税制改革的“绿色化”进程,建立行业的资源环境绩效标杆制度,资源能源密集型、重污染行业及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绿色采购制度等;投资绿色科技,构建绿色科技创新体系;通过产业政策和投融资政策,加快发展节能环保的绿色新兴产业;实施积极的人口调控政策,减少贫困人口;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适应绿色转型的教育和培训模式创新;探索与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绿色消费模式,创建绿色消费市场。

  (8)构建区域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开展多层次绿色合作行动

  除上述政策外,报告特别强调建立区域性绿色发展合作伙伴关系与合作联盟的重要性。希望创新合作模式,建立绿色转型基金,通过采取共同行动,发挥优势互补,分享最佳实践,开展合作研发,争取互利共赢。优先加强可再生能源开发、区域资源能源安全、智能交通网络、区域环境质量等领域的对话、交流和合作,研究优先合作领域和共同开发技术,根据各方在基金、技术、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明确责任和义务,加快亚洲地区绿色技术的转移力度,提升亚洲地区的资源环境绩效和区域治理能力,共同促进亚洲的绿色转型,塑造走向可持续亚洲之路。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