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

作者:孙英兰 扈永顺 2018-06-04 08:41 来源:瞭望
放大 缩小
      5月28日~6月1日,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在京举行,这是党的十九大后我国科技界召开的一次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概括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事业的历史性变革、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深刻分析了我国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与任务,对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作出了重点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对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出了殷切希望,鼓舞激励科技工作者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向着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奋进。
  “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思想深邃,既鼓舞人心,又催人奋进,为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再次深切感受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的高度重视,深切感受到新时代国家发展对科技创新的迫切需求,深切感受到我们科技工作者肩负的重大使命和责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白春礼院士说。
  多位受访院士、专家表示,一定要按照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坚定自主创新,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辱使命,不负重托,为建设科技强国勇攀高峰。
  科技创新进入新阶段
  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大幅提升,涌现出一大批标志性的科研成果。尤其是十八大以来,创新成果密集“问世”,从量子卫星到量子计算机,从“天河”到“神威”的“超算”十连冠,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取得的“天宫”“神舟”“嫦娥”“长征”系列等重要成果,北斗导航、“天眼”、载人深潜、深地探测、国产航母、大型客机等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捷报频传,移动通信、语音识别、重大传染病防控和疫苗研制、重大新药创制等等,一大批与民生福祉密切相关的技术成果竞相亮相。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科技界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明确了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历史方位,对我国科技事业发展态势给出了精准判断。
  当今中国,科技创新已成为支撑国家发展、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力量和锐利武器,成为建设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动机。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当前,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
  白春礼把当前科技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为五方面“不适应”:即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科技创新水平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还不相适应,科技成果的质量和效益与国家和人民的期待还不相适应,科技队伍的水平和结构与科技创新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体制机制和文化与新时代科技创新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清华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认为,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的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人才发展体制机制还不完善、科技管理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需要,等等,需引起中国科技界高度重视,并直面问题,攻坚克难。
  白春礼说:“科学技术要支撑国家强盛和复兴,就要直面这些挑战,解决这些问题。”白春礼强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科技界的主要任务,更是中科院深入实施“率先行动”计划、加快改革创新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主席团执行主席,他希望广大院士在解决这些重大问题中,勇做科学技术的引领者、深化改革的促进者、创新发展的开拓者、科学文化的建设者,使院士群体真正成为中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带头人和先锋队。
  矢志不移自主创新
  当今世界正处在科技创新最为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与新一轮全球产业分工调整双重机遇叠加,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中国科技事业经历多年的积累和发展,已成为世界多极化创新版图中日益重要的一极,在主动布局和全方位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方面迈出历史性步伐。
  《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跃升至2017年的第22位,成为进入前25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国家,且多项指标排名居全球第一。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理事长潘教峰认为,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正迎来突破的拐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潘教峰表示,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才可能“同频共振”,否则,就会使我国现代化建设失去发展良机。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发展机遇,就要直面现实的严峻挑战。
  这个挑战首先来自于国际社会。一方面大国竞争日益激烈,国际战略环境已经发生大的变化;一方面西方国家针对我国发展采取的封堵、遏制从未停止,且会伴随着我国实现民族复兴的全过程。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如何“突出重围”,这是中国发展道路上必须要面对、必须要破解的难题。
  其次,我国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为此必须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继续全面深化改革,解决“我国科技在视野格局、创新能力、资源配置、体制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的地方”,攻坚克难,不懈努力,久久为功。
  第三,我国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这也正是我国科技改革“啃硬骨头”的攻坚期,发展中的问题交织叠加,深层次的矛盾逾益凸显。
  一方面,我国科技在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跃升中,科技界自身需要不断增强创新的能力、领跑的底气和争当第一的勇气,增强科技自信,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
  另一方面,在提高科研产出的同时,亟须提高科研质量。科技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7年国际科技论文总量比2012年增长70%,居世界第二,被引量首次超过德国英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但相较于美国,我国科技论文的高被引率还不高,科学原创不足,开创的新领域、新方向不多,科技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还有非常大的提升空间。
  此外,在国家转方式调结构的重大需求面前,科技领域能够提供的管用、适用的技术还不够多,还没能根本改变基础、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而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科技供给,正是我国科技工作者的重要职责和使命。
  基于此,习总书记强调“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这就要求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深入分析我国在创新驱动发展中的优势、短板,增强危机感、紧迫感、使命感,直面挑战,抓住“历史性交汇期”这一历史机遇,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和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实践者、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推动者。
  努力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科技界发出的“动员令”。
  为此,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做出了部署:
  第一,充分认识创新是第一动力,提供高质量科技供给,着力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第二,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第三,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第四,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五,牢固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聚集人才,着力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
  白春礼认为,总书记提出的这五个方面,是科技发展全方位布局中最关键的内容,为下一步中国科技创新指明了重点、方向和目标。
  白春礼说,事实一再告诫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讲过,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我们广大科技工作者,就要直面问题,着力解决‘卡脖子’的瓶颈问题,自觉担负起创新驱动发展的神圣使命。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只有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才能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科院院士、量子工程首席科学家潘建伟曾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我国自主研制的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成功发射,在国际上抢占了量子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当时也曾想从国外引进“光跟瞄”(光学跟踪瞄准)技术和空间的光学通道建立等技术,但遭遇某国的禁售限制。关键技术买不来,只能靠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经过几年的协同攻关,终于解决了“卡脖子”的问题。“现在我们的指标跟国际上最先进的指标完全一样。”潘建伟说,只要我们坚定创新自信,咬紧牙关去做一件事,是能够成功的。
  中科院院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副总设计师杨元喜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例说,“北斗”与GPS是竞争关系,它的任何一个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甚至海外建站,都面对着激烈的竞争和封锁。正因为我们掌握了核心技术,“北斗”才有了真正的竞争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这一领域是美国航天技术部门唯一愿与中国开展合作的领域。当你有足够的竞争能力的时候,对手便不再排斥与你合作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希望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有强烈的创新信心和决心,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这令多位受访院士记忆深刻。
  在2016年5月底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即“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就强调,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作出更多原创发现。在本次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坚定创新信心,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他指出“只有自信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通往未来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多位受访院士表示,当前我们有的科技工作者还对自主创新不够自信,欠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仍需激发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身为院士,我们一定要在弘扬科学精神上身体力行,勇于创新、敢于另辟蹊径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担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责任。
  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中国要成为21世纪的科技强国、成为世界科学中心的一员,这一过程注定不是坦途。
  潘教峰认为,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要从国情出发,借鉴历史经验,适应世界局势变化,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指导,坚持目标驱动、规划先行,找准方向,从战略层面加快布局。
  一是要打牢基础前沿研究的根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其发展水平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科学实力,是提升国家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抓住大趋势,下好“先手棋”,打好基础、储备长远,夯实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根基。优化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的发展布局,加大对空间、材料、能源、信息、生命等领域的攻关力度,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安全、自主、可控,解决好“卡脖子”问题。要加强对未来可能产生重大变革影响的颠覆性技术的研判,及时调整和布局,如将信息化战略上升为智能化战略等,选准突破口,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实现“弯道超车”,赢得主动,占领先机。
  二是要建设一批强大的战略性科技力量,抢占前沿竞争制高点。战略性科技力量主要体现在重大基础平台和重大项目上。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抓手,结合国家重大专项、面向2030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工程实施、结合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以及科技创新中心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整合全国创新资源,带动全国科研力量优化布局。按照集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于一体的国家实验室建设标准组建国家实验室,使之成为攻坚克难、引领发展的战略创新力量。与重大专项、其他研发机构形成梯次接续的协同创新布局。
  三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近年来,我国科技人才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大幅提升,但人才结构不平衡、创新能力不强、顶尖人才匮乏等问题仍然存在,亟须通过改革,建立健全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制度体系,为打造一支高水平的人才创新队伍奠定基础。
  四要继续强化改革攻坚,提升创新体系效能,着力激发创新活力。近些年来,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发展,科技体制改革主体架构已经确立,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但也应看到,科技体制改革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是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项目多、帽子多、牌子多”等现象仍较突出,科技投入的产出效益不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创造市场价值的能力不足,科研院所改革、建立健全科技和金融结合机制、创新型人才培养等领域的进展仍滞后于总体进展,科研人员开展原创性科技创新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激发出来,等等。
  科技体制改革已进入“深水区”,全面深化改革要敢于“啃硬骨头”,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五要坚持开放不动摇,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更高水平、更大范围、更多层次上开展国际合作,要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创新资源,更要发挥我们自身的创新潜能,自主创新,让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主创新绝对不是关起门来创新,而是全球环境下的一种创新,更需要有效地利用国际和全球的科技资源。”中科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侯建国院士表示,自主创新可以有不同的路线图。科技是人类共同的事业,需要人类一起来推进这个事业的发展。
  人才是强国之基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创新人才队伍,是我们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基础和保障。
  科技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突破8100万。把这支队伍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创新成果才会不断涌现。
  当前,我国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然不足,特别是科技领军人才匮乏。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的现象仍然严重,名目繁多的评审评价让科技工作者应接不暇,人才“帽子”满天飞,人才管理制度还不适应科技创新要求、不符合科技创新规律。
  创新之道,惟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
  多位受访院士、专家认为,要夯实创新发展的人才基础,必须要通过改革,创新人才评价机制,建立健全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改变以静态评价结果给人才贴标签的做法,改变片面将论文、专利、资金数量作为人才评价标准的做法。“不能让繁文缛节把科学家的手脚捆死了,不能让无穷的报表和审批把科学家的精力耽误了!”
  中科院院士王曦表示,科学研究有很多的不确定性,不能简单地通过静态的规划得来。科技人才评价体系要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同时要形成并实施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制度,从而鼓励科研工作者能甘坐冷板凳、做长时间的创新研究。如果社会没有形成这种鼓励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氛围,科研人员就不敢冒险去做一些带有探索性的原创的基础研究,也就很难取得原创性的成果。
  中科院院士邢定钰说,“现在关于人才培养的各种计划如雨后春笋,人才的‘帽子’满天飞,很多青年才俊,为了一顶‘帽子’,从申请到成功要折腾几年,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要是把这些时间花在科研上、创新上该有多好!”邢定钰认为,科技人才有其自身的成长规律,要尊重规律,解决人才队伍结构性矛盾,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形成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一方面需要形成一个有利于人才成长使用的好机制,充分释放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另一方面,还需要有培植、育人的肥沃土壤,这就要培养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社会氛围和环境,从娃娃抓起。
  潘教峰认为,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科技创新才有后备力量,只有人才的根系发达了,科技强国的建设,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可用人才。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