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互联网+”有了新内涵

作者: 2020-05-27 14:37 来源:科技日报
放大 缩小

  “以前的‘互联网+’以更方便生活、更便捷生产为主要导向,相对更看重经济效益和近期效能,更高级的‘互联网+’应该更有助于激发人的创新活力,推动形成一个不断学习和创新的社会。”谈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提“互联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樊杰如此表示。

  据工信部的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了271.6万TB,同比增长36.4%。疫情期间,人们使用各项互联网服务的理由不再是方便、送上门、有满减等优惠活动,而是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此时强调“全面推进互联网+”,在樊杰看来,是因为这一概念的内涵和重点已“升级换代”,全新语境下,“互联网+也需要可持续发展”。

  谋求新突破,不浪费“危与机”

  其实,早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经过几年的发展,尤其是抗疫期间的表现,“互联网+”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也被寄予新的要求和期待。

  “就像2003年‘非典’催生了电子商务,也使互联网在市场的磨砺中找到了成熟的商业模式。这次疫情也让我们更加认识到了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与数字化转型所带来的巨大效益,大数据、远程医疗、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等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都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我们又出现了很多热词,如云办公、健康码、在线教育等,这些越来越广泛地被大家所接受。”疫情期间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谈到推进“互联网+”行动时,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司长伍浩表示。

  以“共享用工”为例,这种原本近乎于互联网公司和餐饮企业的“疫期互助”的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相关企业也随之开始开发共享用工平台,希望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共享机制常态化,提升供需对接效率,惠及更多企业和消费者。两会期间,“新就业形态”引发热议,共享用工也有机会规范发展成为我国的就业新模式。

  “已有的互联网就业平台、零工经济平台,可以与政府合作,根据抗击疫情的经验教训,完善和调整原有的技术和业务架构,推动‘共享用工平台’成为数字经济新业态,抓住这个机遇健康快速发展。”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表示,疫情过后,不再止于互联网、新零售、餐饮服务等,共享用工在养老、托育、家政等就业潜力大的领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这是“互联网+”谋求新突破的典型案例:从散点式到平台化,从自发行为到规范发展。

  从消费到产业,辐射带动方方面面

  “‘互联网+’要面向三个转变。”樊杰直言,一是要以满足人民发展需求为中心,近期以‘六保六稳’为基调,着力改善人民生活,扩大百姓消费;二是加强科技创新,助力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三是指向具有韧性和安全性的产业和经济发展体系而发展。

  在他看来,今后的“互联网+”将不仅注重于经济生活和产业发展领域,而向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有效改善人的生活、实现面向生产全过程的与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现代生产体系、打造中国新基础设施体系以及在中国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中发挥作用。

  “以前治理能力现代化偏重政府部门,注重‘互联网+’用于电子化办公、数字系统建设,比如搭建文件协同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等,还存在一定局限性。”樊杰说,“未来‘互联网+’助推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渗透到治理体系的方方面面,如何形成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数字化管理,充分发挥并合理统筹全社会各治理主体的能动性,是下一轮‘互联网+’要考虑的问题。”

  此外,“互联网+”也依然会延续向工业互联、产业互联的发展方向,继续加速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这个‘+’的过程,需要政府部门推动区域化、产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全国人大代表、浪潮集团董事长孙丕恕表示。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