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知识界眼中的中央八项规定

作者:王昊魁 龚亮 龙军 2020-12-04 13:50 来源:光明日报
放大 缩小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 

  文化不止于文学艺术。行为方式、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是更具实践性的文化。中央八项规定出台8年来,党中央以上率下,不仅大力度扭转党风政风,而且春风般吹拂到全社会的其他领域。一度弥漫于科技、文艺和学术界的不良风气,也不断得到匡正。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近年来,文化文艺工作者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注重祛浮躁、降虚火、练内功,为时代创作、为人民立言,努力创作文化艺术精品。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眭纪刚: 

  科研风气得到很大扭转,科研工作环境更加风清气正。在开展政策研究时,我们深入基层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反映高校、院所、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最迫切的问题和需求,为科技创新政策建议提供翔实数据与案例支撑;精简会议活动,开会时明确会议主题,注重实效,有的放矢、不泛泛而谈,工作效率显著提升;撰写研究报告更加注重改进文风,篇幅压缩,语句平实,不使用浮夸华丽的措辞;厉行勤俭节约,规范科研经费使用,坚决杜绝科研腐败。

  ●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宋伟: 

  党员、干部、群众深切感受到了发生在身边的变化。高档餐馆、名贵烟酒、天价月饼、购物卡券等失去消费市场,讲排场比阔气、大操大办等不正之风得到有效遏制。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好传统好作风加速回归。同时,也要看到“四风”问题的顽固性与复杂性,稍有松劲就会死灰复燃,必须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聚焦“四风”新问题、新变化、新特点,持之以恒、久久为功。

  ●中国纪检监察学院副研究员王希鹏: 

  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纪委和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纠“四风”和树新风并举,守住重要节点,紧盯薄弱环节,既聚焦树倒根存、禁而未绝的老问题,又紧盯花样翻新、隐形变异的新动向,以严的态度、实的作风狠抓“四风”问题惩治,推动化风成俗、成为习惯。针对“四风”问题的新变种,如违规收礼“隔空操作”、公款出游“声东击西”、发放福利“巧立名目”等,我们必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决心和劲头,扭住不放、寸步不让,不断巩固拓展作风建设成效。

  ●湖南工商大学教授、中国廉政法制研究会副会长邓联荣: 

  党中央大力反“四风”,解决了一些群众深恶痛绝的“四风”问题,刹住了一些曾被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邪气。比如,公款吃喝问题大大减少。党员干部在酒桌上应酬的时间少了,从迎来送往、推杯换盏中解脱出来,回家吃饭的时间多了,深入基层调研的时间多了。一些干部感慨:血糖、血脂、胆固醇等指标降低了,身体更健康了,有更多时间调研、学习。还有的干部说:“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是对自己的关心、提醒和爱护。”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肾脏内科教授、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肖湘成: 

  医疗行业进一步规范运行,医务人员更加注重执业的合规与自律,更加追求行医的品质与内涵。医务工作者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的精神风貌与担当有我、敢于拼搏的医者风范不断彰显。特别是在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医务工作者大爱无疆、勇挑重担,诠释了新时代中国医务群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意识和家国情怀。全社会尊医敬医蔚然成风。

  (本报记者王昊魁、龚亮、龙军采访整理) 

 

本报记者 王昊魁 龚亮 龙军《光明日报》( 2020年12月04日 05版)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