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地震40年:中国地震应对能力显著提升

作者: 2016-10-10 12:51 来源:战略情报研究部
放大 缩小

1976年7月28日,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里氏7.8级地震,震中烈度11度,震源深度12千米。此次地震所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24万人,为全球地震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地震之一。时至今日,40年已经过去,回首中国的地震科学研究和防震减灾等工作,从无到有,从落后到追赶,虽历程艰辛,但也成绩斐然。

一、地震监测体系全面建成,并实现数字化发展

地震监测是地震研究、测报、灾后评估与应急响应的根本基础。我国的地震监测技术系统始建于20世纪60至70年代,数字地震台网建设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1983年中国地震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开始规划中美合作的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到1986年建成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数字地震台网。从1996年开始,中国地震局进行了“中国数字地震监测系统”建设,根据台站均匀分布且又保证一些重点地区加密观测的原则,该监测系统分为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3个层次。

从2002年起,新建成的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和首都圈数字地震台网进入了稳定的运行时期,并产出了大量的观测资料。2003年起,中国地震局进行了“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建设,到2007年底完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火山数字地震台网和流动数字地震台网组成的新一代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系统。

总体而言,到目前为止,中国地震监测系统全面完成了从模拟记录向数字记录的转变[1],建成了由国家数字地震台网、31个区域数字地震台网、6个火山地震台网和流动地震台网组成的数字地震观测系统,由此标志着中国的地震观测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这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观测资料精度低、信息不丰富、传递速度慢、时效性差的状况,为地震测报及地震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地震速报能力发展迅速,已达世界先进水平

地震速报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准确测定并报出地震的“三要素”——时间、地点、震级。这与地震预警的概念十分相似,即在地震发生后,迅速对地震三要素做出判断,但是,又不同于地震预测和预报,因为地震预测和预报均是在地震发生之前做出的预判,存在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因此,在实践方面,地震速报关系到后续的系列应急救援、抗震救灾等重大行动,对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起着重要作用。

从发展历史来看,我国地震速报前后经历了数个阶段。模拟记录时期大约震后一至两小时发布速报,数字记录时期为震后半小时左右发布速报,网络时代地震速报可以做到大约10分钟左右发出。从2013年至今,地震速报实现自动化,自动速报能在震后1到2分钟内给出自动结果,台网中心10分钟内可以给出正式速报结果。

与此同时,地震监测、速报的定位精度也随着监测台网密度增加而显著提高。目前,我国的地震速报能力在国际上已处于先进水平,特别是针对于发生在我国国内和邻区的地震,能够给出快速、准确、权威的监测速报结果[2]

三、地震设防标准不断提升,第五代标准正式实施

对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采取抗震措施提高抗震能力,是减轻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的根本途径,而地震区划图是工程抗震的最重要依据。唐山地震之所以损失惨重,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未将抗震标准纳入城市规划。

1956年、1977年、1990年、2001年,我国曾先后4次发布地震区划图用于指导地震防御工作。2016年6月1日,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正式实施[3]。有别于以往的历代区划图,第五代的地震区划图取消了不设防区域,设防标准具体细化到乡镇级别,突出强调房屋、工程建筑等抗倒塌的标准。按照该标准建造的房屋,可以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

同时,第五代区划图是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所使用的强制性国家标准,重大工程将采取更为严格的工程抗震设计规范。这为全面提高我国的抗震设防能力、防控灾难性地震事件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和科学依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具备综合防御6级左右地震的能力,大中型城市防震能力有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四、国家地震应急响应体系基本建成,并开始发挥重要指导作用

地震应急预案是地震应急工作的行动方案,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涉及地震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各个方面,是应急保障能力的综合体现。1991年,国务院颁布《国内破坏性地震应急反应预案》,之后,相继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我国又先后对国家层面的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了5次重大修改完善,特别是在充分吸取汶川、玉树抗震救灾经验基础上完成2012年版的《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的修订。目前,以《国家地震应急预案》为核心,我国已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条块结合、结构完整的全国地震应急预案体系[4]

从社会效益来看,全国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已经在多次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初步统计,2008年以来,国家和地方启动地震应急响应百余次。每次地震灾害发生后,有关政府及部门根据地震应急预案,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有效应对和处置地震灾害——统一部署和指挥抢险救援、受灾群众转移安置、救灾物资调运、应急恢复等各项应急任务。现在,地震应急预案已成为科学、依法、统一、有力、有序、有效组织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依据。                          

(赵纪东)



[1] 刘瑞丰, 高景春, 陈运泰, 等.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的建设与发展. 地震学报, 2008, 30(5): 533-539.
[2] 地震局:我国地震监测速报预测能力已处国际先进水平.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0/c_128973586.htm
[3] 第五代地震区划图6月启用 实现抗震设防全覆盖. http://news.xinhuanet.com/2016-05/09/c_1118833919.htm
[4] 全国地震应急预案体系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中国应急管理,2013,10:7-10.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