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NERC资助研究提出2020年生物保护领域15个关键议题

作者: 2020-03-26 11:15 来源:
放大 缩小

  

  2019125日,《生态学与进化趋势》杂志发表题为《2020年全球生物保护新议题的水平扫描》[1]的文章,提出2020年生物保护领域面临的15个新趋势与新威胁,这些趋势可能会对2020年的自然界产生重大影响。该研究是由英国自然环境研究理事会(NERC)资助的第11份年度扫描成果,由英国剑桥大学领导、全球25个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研究团队审查了89个潜在的新兴问题,最终将它们削减和融合成可能产生最大影响的15个关键议题。

  1、利用木材原料制备纳米纤维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全球纳米纤维素市场正以每年18%的速度增长,利用木材原料制备纳米纤维素产生的影响包括:使植树及相关的碳储量增加,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纳米纤维素产品可以替代塑料,由此减少塑料废料的产生量;如果不管制纳米纤维素市场对木材的需求,全球森林损失可能会加速,生物多样性也将丧失。

  2、从木材中获取能源的政策激励措施。欧盟可再生能源指令要求将木材作为低碳可再生燃料推广使用,这可能会造成木材需求大幅增加。木材的商业化使用将加速原生森林的损失,并加剧气候变化。如果其他国家在欧盟的引导下采取类似的政策,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加剧。

  3、控制开花植物物种组成以改善蜜蜂健康水平。植物种间花蜜与花粉营养含量的差异影响着蜜蜂的采食方式,土地利用方式及其与其他因素(如病原体)的相互作用可能会导致蜜蜂数量减少。最近的研究表明,向日葵及其近亲的花粉虽然不如其他植物的花粉有营养价值,但似乎可以降低大黄蜂肠道感染的严重程度,而肠道感染会降低大黄蜂的繁殖成功率。如果这项研究导致向日葵的大量种植,可能会扰乱野生蜜蜂的寄主-寄生虫动态,并降低相对于本地野花的营养有效性。

  4、亚洲长角蜱(Long-Horned Tick)出现在美洲。亚洲长角蜱首次于2017年在美国被发现,现在已经扩散到美国的9个州。这种寄生虫寄生于马、狗、鹿、小牛、绵羊、负鼠等动物体表,可传染泰勒原虫(Theileriosis)疾病,导致牲畜贫血等。由于其气候耐受性很强,亚洲长角蜱可能在美国和加拿大的东部和西部沿海定居,且向南进入中美洲并扩散到整个南美洲,对美洲当地野生动物的种群产生影响。

  5、全球海藻森林衰退。分布在全球约25%海岸线上的海藻,是许多其他物种的复杂栖息地,海藻森林每年给人类带来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生态效益。全球范围内海藻丰度广泛下降,其对环境压力的抵御能力也在减弱,这可能导致复杂的海藻森林向更简单的大型海藻草坪系统的根本转变。由于气候变化的加剧,未来海藻森林减少将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降低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效益。

  6、大气环流和南极臭氧层空洞缩小可能影响极地冰的范围。南极臭氧空洞的缩小可能削弱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半球环状模(SAM)的南北移动,SAM移动的变化改变了南极的温度和风暴模式,可能会造成南极冰的减少和全球海平面的上升。

  7、小型水电系统对河流生态系统的影响。亚洲和其他地方正在致力于增加小型水坝的使用,但很少有项目指导小型水坝如何减少对生物多样性的负面影响,此外也很少开展小型水坝的环境影响评估。实际情况是,小型水坝造成的环境变化可能导致下游沉积物减少,从而限制生物扩散,成为洄游鱼类的障碍;同时,还会降低氧气浓度和提高水温,降低一些特有鱼类的生境质量。

  8、大型循环水产养殖系统。与传统水产养殖相比,循环水产养殖系统(RAS)对环境的直接影响较小,发展大型RAS可以提高水产品生产的可持续性,并可以减少通常与水产养殖相关的污染和寄生虫释放的风险。这种方法的限制因素是价格标签、饲料来源和能源使用等不利因素。如果这些因素得到解决,RAS将有助于以更可持续的方式促进海洋鱼类的供应。

  9、转基因真菌杀死携带疟疾的蚊子。由于蚊子对杀虫剂的抗药性不断演变,需要开发新的方法来限制携带疟疾的蚊子的传播。昆虫病原真菌在这方面具有应用前景,经转基因修饰的病原体杀死蚊子的速度更快,孢子剂量也更小。成功地将昆虫病原真菌应用于半野外条件,可以大范围地杀死蚊子种群,需要注意的是,转基因致病菌宿主范围的任何改变都可能影响非靶向生物。

  10、哺乳动物保护中人工子宫与体外发育的应用。生物袋(biobag)是一种人工子宫,可以允许部分体外发育。如果生物袋技术成熟到能支持完整的体外发育,就可以协助受威胁的哺乳动物进行保护育种计划,并且显著提高哺乳动物后代的生产率。体外发育将引发许多实际的道德与经济挑战。此外,还需要探讨胎盘环境对胚胎中的基因激活的作用及其对后代免疫力的影响。

  11、亚洲传统医药的国际发展。20195月,传统医学被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传统亚洲药物产品的销售额正在增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销售额在2016年和2017年增长了54%。这一增长将增加对一些药物资源的需求,其中包括已经受到威胁的动植物物种。随着一带一路沿线的连通性提高,针对以前无法进入区域的野生动植物种群的获取会变得更容易,同时用于药物的野生动植物的贩运可能也会增加。

  12、区块链公司的兴起。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包括管理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例如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保护森林资源。然而,在没有通用标准或缺乏监督的情况下,该技术的应用会产生一系列问题,包括对现有政治和监管结构之外的生物多样性产生影响。不断完善后的区块链技术可用于改善自然资源的治理,保护土著土地权等。

  13、将生态灭绝作为一种国际公认的犯罪。作为全球最有效力的法律文件之一,《罗马规约》规定,只可在冲突期间或破坏具有严重人道主义后果的情况下以广泛、长期和严重的环境破坏起诉个人和国家。法律学者认为,这一国际法必须改变,以便允许生态灭绝罪。生态灭绝(Ecocide),是指当特定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受损失、伤害或破坏时,该地区居民无法享受(或将无法享受)该生态系统带来的愉悦。一些倡议正在朝着这一目标迈进,有可能使产生温室气体和破坏生境的活动根据国际法受到起诉。

  14、减轻武装冲突对环境的影响。20197月,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通过了关于与武装冲突有关的环境保护的原则草案,要求各国和其他行为者在武装冲突期间保护环境,这可能对全世界的物种和生态系统产生重大影响。由于现代战争的普遍存在和破坏潜力,这些原则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巨大的保护效益。

  15、新规定危及网络中立性。生物保护依赖于与公众的知识交流和接触。方便和平等地访问所有网站和所有类型的数据是网络中立性的基础。2018年美国废除了要求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平等访问所有网站的网络中立规则。如果这一变化蔓延到其他司法管辖区,并导致某些客户获得优先准入,则可能会极大地改变全球范围内保护团体倡导和保护物种的能力。                                              (裴惠娟)

 

  


 

[1] A Horizon Scan of Emerging Global Biological Conservation Issues for 2020. https://www.cell.com/trends/ecology-evolution/fulltext/S0169-5347(19)30299-X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