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投入7.9亿欧元支持清洁技术研发

作者: 2025-08-06 14:56 来源:
放大 缩小

5月,欧盟宣布2项资助信息,共投入7.912亿欧元(约合66亿元人民币)支持开发气候、清洁能源及交通技术。

一、地平线欧洲气候、能源、交通领域2025年工作计划

519日,欧盟委员会启动“地平线欧洲”2025年工作计划第5组项目征集[1],投入6.366亿欧元支持五大主题。

1、气候转型的跨部门解决方案

支持7个主题,包括4类活动:

1)创新活动:锂离子电池原材料的可持续加工和精炼。

2)研究与创新活动:与印度合作开发将废物转化为可再生氢的技术;用于长时固定式储能的经济高效下一代电池。

3)协调与支持活动:欧盟《净零工业法案》监管沙盒交流论坛支持活动;支持战略能源技术计划(SET Plan)利益相关者论坛活动;通过提供最新准确信息和推进欧洲电池研发社区发展,促进构建欧洲电池生态系统。

4)联合资助活动:清洁能源转型联合资助伙伴关系;推进城市可持续转型联合资助伙伴关系。

2、气候科学及向气候中和转型的响应

支持7个主题,包括2类活动:

1)研究与创新活动:含氟温室气体减排路径建模;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因素研究,改进对极端和缓慢气候事件及其影响的预测;促进对气候公平与正义的全面、跨学科理解和认识,提出气候政策和行动建议;推进地球系统模型以增进对地球系统变化的理解;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等国际组织的评估和国际政策提供气候模拟数据和知识;气候变化适应措施的有效性和局限性评估。

2)协调与支持活动:开展欧盟-非盟气候变化和可持续能源伙伴关系的相关气候行动。

3、可持续、安全且有竞争力的能源供应

支持13个主题,包括3类活动:

1)创新活动:用于光伏的硅生长技术优化或替代技术开发;光伏系统新型逆变器技术及灵活性增强;支持可再生能源并网的能源系统控制和运行工具;风能制造技术创新;地热资源开发的新方法;优化跨区域电网和长时储能市场模型;利用捕集的CO2作为原料,替代工业生产中的化石来源碳氢化合物。

2)研究与创新活动:杂质对CO2输运和封存的影响;欧洲潜在碳封存场址投资地图集;开发水电技术和水资源管理方案以同步实现灵活水电和改善生物多样性;开发可增强电网和储能技术能源安全的先进解决方案,实现不间断且经济高效的能源供应。

3)协调与支持活动:支持BRIDGE计划,该计划汇集地平线2020地平线欧洲资助的智能电网、储能、岛屿和数字化领域项目信息以促进交流和共享;构建非盟和欧盟可持续可再生能源长期联合研究创新合作关系。

4、适用于所有运输方式的清洁且具有竞争力的解决方案

支持18个主题,包括3类活动:

1)创新活动:通过创新的储能和船舶概念设计,示范船用电池储能系统;利用风力辅助推进系统实现最佳的船舶可再生能源综合解决方案;灵活的陆运交通供电解决方案;水上运输低碳、零碳燃料转换和安全创新解决方案;轻型纯电汽车安全碰撞后管理;用于各种交通脱碳场景的新型集成智能工具;优化电动汽车长途物流的策略、工具和概念;优化以用户为中心的电动汽车解决方案,实现高效设计以及在各种天气条件下保持一致的续航里程;道路轻型汽车高效无线双向充电解决方案;网络安全且有弹性的道路电动交通生态系统。

2)研究与创新活动:实时和自适应的创新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以优化燃料消耗并降低水上运输的污染物排放;延长纯电汽车的使用寿命;用于下一代气候中性航空的测试能力;辅助驾驶舱/飞行员的下一代飞机自主技术。

3)协调与支持活动:支持水上交通可再生和低碳燃料的欧盟生态系统;组织和推广交通运输研究领域会议;加速欧盟汽车产业转型;通过知识共享和传播支持道路运输技术研发,提高欧盟竞争力。

5、为乘客和货物提供安全、有弹性的运输和智能交通服务

支持4个主题,包括3类活动:

1)创新活动:未来十年车辆系统中的安全人机交互。

2)研究与创新活动:创新空中交通与服务,助力可持续智能城市及城郊交通。

3)协调与支持活动:为互联、合作和自动交通伙伴关系的大规模示范项目做准备;推进远程运营,实现基于运营和社会需求的可持续、智能交通。

二、清洁氢能联合行动计划

57日,欧盟清洁氢合作伙伴关系“清洁氢能联合行动计划”(Clean Hydrogen JU)宣布投入1.546亿欧元支持26个氢能技术研发部署的开创性项目,解决氢气生产、储存、分配和应用中的关键挑战[2]。主要资助项目包括:

1、制氢。投入3694万欧元支持8个项目:开发直接海水电解制氢技术,采用耐腐蚀非贵金属催化剂和高选择性阴离子交换膜,配套新型液压压紧堆架,以实现在海水中稳定运行2000小时、制氢速率达20/小时、退化率低于1%/100小时;在炼钢过程中集成4.2兆瓦固体氧化物电解槽系统,通过余热回收、氧气回收和水循环等技术推动能源循环,目标是将绿氢成本降至2.2欧元/千克,推动钢铁行业低碳转型;开发适用于各类电解水制氢的在线监测与诊断工具,并在多种电解槽中验证其性能,重点推进百千瓦级碱性电解槽系统示范,助力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氢气成本;开发无需贵金属的阴离子交换膜海水电解制氢技术,目标是在5千瓦电堆上实现产氢100/小时、连续运行2000小时(退化率<5%/500小时);开发新型平面质子导体陶瓷电解槽,利用工业余热在400~600 ℃下高效运行,并推进100平方厘米电池制造、短堆集成及长期稳定性验证;开发100千瓦高压(100巴)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优化无稀贵金属催化剂、电极膜组件及高压耐久性,实现连续/间歇运行3000小时、电流密度2/平方厘米、效率85%;开发高效、耐用、低成本的加压型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集成创新膜电极组件结构与电池设计,效率和耐久性均提升30%,将制氢成本降至450欧元/千克;开发基于双极膜的海水直接电解制氢技术,通过替代稀贵金属催化剂、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多尺度建模及电堆耐久性测试,提升系统性能与可持续性。

2、氢气存储和分配。投入1696万欧元支持3个项目:采用低成本回收金属,开发基于金属氢化物的常温低压(<50巴)固态储氢系统,储氢系统容量达100千克,并在2兆瓦电解槽与氢动力船中验证;开发钯基和碳基新型膜分离技术,实现高效氢气提纯,并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工业场景中验证,目标是能耗低于3.5千瓦时/千克、成本低于1欧元/千克,助力氢气在工业中的高效回收与应用;聚焦地下多孔介质储氢中的微生物风险,通过标准化采样、生物地球化学分析与建模,开发微生物风险预测工具和选址指南,支持储气场运营商开展风险评估与管理,以加速地下储氢部署并完善相关规范与标准。

3、氢能应用。投入2773万欧元支持6个项目:开发集成于船舶甲板的液氢储存与供氢系统,设计500千瓦至2兆瓦燃料系统,结合液氢泵技术,重点突破系统集成与安全规范限制,并开展原型测试、加注流程分析及规模化推广评估;通过创新可更换式氢罐集装箱,在内河船舶示范1.2兆瓦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推动法规统一、构建完整氢能供应链、优化标准与智能物流,降低建造与运营成本;开发高效空气压缩机、加湿器和DC/DC转换器等关键部件,提升系统效率、耐久性并降低生命周期成本,推动燃料电池在重型交通领域的规模化与跨场景应用;面向250千瓦以上重型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并优化氢循环、空气处理与热管理等关键部件,支持模块化、多堆集成,开展全尺度验证与技术经济评估;聚焦氢气在高压下的湍流燃烧速率、热声响应与排放行为,通过高压实验与数值模拟揭示其燃烧机理,推动先进模型与设计工具开发,缩短氢燃烧技术工程化进程;基于高温质子交换膜技术,开发可使用氢气或甲醇的50千瓦双燃料应急电源系统,同时具备模块化与可移动性特点,并开展2000小时实地运行测试,验证其高效性与燃料适应性。

4、可持续性。投入1049万欧元支持4个项目:以安全与可持续设计为核心,制定涵盖氢能全产业链的设计指南,包括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碱性电解槽、金属氢化物储氢、氢燃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电解槽等,评估全生命周期影响并提出优化建议;贯彻可持续与安全设计理念,基于烃类和纤维素材料开发无氟离聚物、膜、电极油墨和膜电极组件,实现>1.5/平方厘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3.0/平方厘米(质子交换膜电解槽)的性能目标;开发无氟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关键部件,包括质子交换膜、催化支撑层、气体扩散层和密封组件,在1.8伏电压下实现3.0/平方厘米的运行电流密度;开发无氟碳氢基膜、电极和离聚物材料,通过全生命周期评估引导材料与组件设计,实现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在1.8伏电压下电流密度达到3.0/平方厘米,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0.65伏电压下功率密度超过1.5/平方厘米。

5、氢谷。投入5750万欧元支持5个大规模氢谷项目:在奥地利的上奥地利州、施泰尔马克州和克恩顿州三大工业区构建大规模绿氢经济,预计到2028年绿氢产能超1万吨/年,助力钢铁、化工、水泥等高排放行业脱碳,并通过分布式制氢设施提升能源韧性,接入欧盟氢能骨干网,联通德国、意大利等周边国家,推动中东欧氢能互联互通与降本增效;在西班牙卡斯蒂利亚和莱昂地区建设一个覆盖交通、工业与能源领域的大型氢能示范区,计划于2028~2029年全面运行,通过9个试点示范氢能在多场景下的集成能力与经济可行性;在波兰建设年产超3000吨的绿氢生产基地,服务交通与工业6大应用场景,包括加氢站、货运卡车、公交车辆、机场地服拖车及绿氨合成,并接入华沙肖邦机场,助力实现欧盟2050氢能机场目标;在斯洛伐克科希策地区构建一体化氢能生态系统,部署4兆瓦电解槽,涵盖公交、环卫车、旅游船、垂直起降飞行器以及工业等多元应用,同时开展与乌克兰等邻区的氢气互联及规模化绿氢供应研究,为中东欧氢谷建设提供可复制模板;依托丰富的地热和水电资源在冰岛发展绿氢,重点应用于交通、航运与航空领域。

(岳芳)



[1] Horizon Europe: over EUR 630 million available to fund new climate, energy and mobility research projects. https://cinea.ec.europa.eu/news-events/news/horizon-europe-over-eur-630-million-available-fund-new-climate-energy-and-mobility-research-projects-2025-05-19_en

[2] Clean Hydrogen Partnership. Clean Hydrogen Partnership Boosts Innovation with 26 New Cutting-Edge Projects. https://www.clean-hydrogen.europa.eu/media/news/clean-hydrogen-partnership-boosts-innovation-26-new-cutting-edge-projects-2025-05-07_en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