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智库报告评估北极成为全球关键矿产重要产地的潜力
2月25日,英国能源研究机构“牛津能源研究所”(OIES)发布报告《北极能否成为全球能源转型中关键矿产的重要来源?》[1],评估了北极在全球能源转型中成为关键矿产资源重要产地的潜力,指出北极地区不太可能对未来全球关键矿产供应做出重大贡献。随着其他地区生产的增长,北极地区在许多关键矿产的全球生产中所占的份额可能会下降。然而,国家和区域战略可能有助于为某些矿产进口国(特别是欧洲和北美)实现供应来源的多样化。
自2023年以来,北极周边多个国家已启动战略计划以勘查和开发本国北极地区的关键矿产资源。新矿的开发面临多重相互关联的制约因素,包括投资者的需求、项目开发周期、采矿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气候变化复杂多样的影响等。该报告讨论了北极周边国家采矿史、关键矿产现状、政府政策及近期活动等,从3个时间尺度(当前、到2034年的未来10年及2034年以后)分析了北极能否成为全球关键矿产重要产地的问题。
一、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采矿形势
1、美国阿拉斯加。美国阿拉斯加州采矿业始于19世纪末的金矿热潮,并随着肯尼科特铜矿的发现而发展。20世纪60年代发现了贱金属矿床,包括红狗铅锌矿。20世纪中叶曾有一座铬矿生产,但大部分矿山已关闭。目前阿拉斯加仅有少数矿山生产关键矿产,如红狗矿(伴生银、铅、锌)。此外,佩布尔矿床位于北纬60度线以南,拥有全球最大的未开发铜、金资源,以及钼、银和钯。2023年1月,美国环境保护署以环境敏感为由禁止在北极地区处理矿渣,导致该矿开发受阻。2019年采矿业占阿拉斯加GDP的3%。
2、加拿大。加拿大约5%的GDP来自采矿业,其北部领土包括育空、西北地区和努纳武特,以及魁北克北部。采矿业始于19世纪末的育空淘金热,20世纪发现了金、银、铅锌、镍、铁、铜、钼、钨、稀土和铀等矿床。目前北极地区活跃的矿山包括魁北克的拉格兰和努纳维克(镍、铜、铂族金属)以及育空的基诺山(银、铅、锌)。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未区分加拿大北极地区,但数据显示镍是北极地区唯一大规模生产的矿产,占全球产量的5%和储量的1.7%。加拿大政府2022年发布《关键矿产战略》,支持勘探和开发,并识别北极地区稀土、铜、钴、镍和铂族金属的开采潜力。北极地区的一些矿山正在开发中,如西北地区的Nechalacho稀土矿(由澳大利亚和中国公司合作评估)。
3、格陵兰。格陵兰的偏远、冰盖和恶劣环境长期限制矿产勘探,但历史上有多个小规模矿山,如第一个矿山(冰晶石矿),其运营时间为1854~1987年。20世纪开采过铜、石墨、铅、锌等矿产,21世纪初曾生产黄金10年。目前无活跃的关键矿产生产,稀土元素是唯一有重要储量的矿产,占全球总量的1.4%。全球对关键矿产需求增加及冰川融化促使勘探活动回升。格陵兰政府2020~2024年矿业战略提出5项优先事项,包括地质知识共享、透明审批、从勘探到开发的程序简化、矿业可持续发展等。截至2024年6月,共有147个有效的矿产许可证,其中20个与稀土相关,但开发争议较大。
4、挪威。挪威大部分领土位于北极圈内,活跃矿山包括Kvannevann(锰、铁矿石)和Skaland(石墨)。石墨是挪威北极地区唯一有显著贡献的关键矿产,占全球产量的0.5%和储量的0.2%。2023年挪威政府更新矿业战略,支持环境可持续的矿产开发,包括铜、钴、镍和稀土,并探索挪威大陆架海底矿产开采。勘探活动(包括斯瓦尔巴群岛)增加,但开发可能威胁北欧民族萨米人的生活方式。
5、瑞典。瑞典法伦铜矿的历史可追溯至维京时代,20世纪开采铁矿及其他矿产。北极地区的矿山包括Garpenberg(铜、银)、Aitik(铜、银)等。2023年发现Per Geijer稀土矿,但开发可能影响萨米人的生活。
6、芬兰。芬兰铁矿开采始于16世纪,1910年发现Outokumpu矿(铜、钴、镍、银)标志着其现代采矿业的开端。北极地区矿山包括Talvivaara(铜、钴、镍)、Sotkamo(银)等。芬兰是全球重要的铬矿生产国,占全球产量的5%。2024年政府更新矿业战略,支持环保开采。
7、俄罗斯。俄罗斯采矿业始于18~19世纪,现为铂族金属、镍、钒等关键矿产的主要生产国。北极地区矿山包括杜卡特(银)、科波尔(银、金)等。俄罗斯在全球关键矿产生产和储量中占重要份额,如钯(44%)、铂(13%)等。俄罗斯政府推动北极矿业发展,但基础设施和技术是挑战。
8、海底矿产。深海矿产包括钴结壳、多金属硫化物和多金属结核,含铜、银、稀土等。北极地区的大西洋和北冰洋中洋脊富含多金属硫化物资源,挪威已批准开发其大陆架矿床。但海底采矿因环境风险争议较大,国际海底管理局尚未制定法规,2025年或达成协议。
二、北极地区关键矿产开采潜力分析
1、当前阶段。目前,北极仅3种关键矿产(铂、钯、镍)的产量占全球10%以上,其他如银、铜、钴等产量较小,碲、硒等副产品供应量也超过全球10%。然而,与刚果(金)(钴占74%)、中国(天然石墨占77%)、智利(锂占48%)相比,北极的关键矿产贡献仍显不足。
2、到2034年。新增矿产生产可能主要来自已探明矿藏或现有矿床周边区域。考虑到北极现有开采规模及增产需求,俄罗斯或将成为主要增长极。其他北极国家的勘探和可行性研究虽可能发现新资源,但在未来十年内对全球供应份额的贡献有限。不过,这些新资源可能逐步成为西欧和北美的补充供应来源。
3、2034年后。北极的全球关键矿产供应份额或逐步增加,但这一进程将受需求增速、北极矿产的经济竞争力及政府支持力度等因素影响。具体矿种分布可能因资源类型而异,俄罗斯和加拿大因地理面积广阔可能主导多种矿产开发,格陵兰、瑞典等则可能在稀土领域成为区域重要供应国,海底开采也可能启动。 (刘学)
[1] Can the Arctic b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of critical minerals for the global energy transition? https://www.oxfordenergy.org/publications/can-the-arctic-be-a-significant-contributor-of-critical-minerals-for-the-global-energy-trans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