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

作者:万劲波 2016-01-07 17:12 来源:中国科学院院网
放大 缩小

  

  

  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的演化与融合过程

   

  “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的路径机制

       

  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行为。国家发展战略对于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起着全局性的根本性作用,是指导一个国家选择、安排、整合各种发展观念、发展行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出发点。

  A.发展理念演进的四个阶段

  从世界范围看,发展理念及相应的基础设施观念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阶段I:强调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虽然关于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讨论以及有关经济发展内涵和外延的争论一直在持续,但发展理论的视线主要集中在经济的圈子里,相应地基础设施就是指经济基础设施;

  阶段II: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矛盾的日益突出,发展理论逐渐开始关注社会发展,并将其与经济发展并提,如世界银行1994年世界发展报告将基础设施明确区分为经济基础设施和社会基础设施;

  阶段III: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随着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社会经济行为认识出现飞跃,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得发展观进入“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阶段。不难预见,环境基础设施将独立出来与经济基础设施及社会基础设施受到同等重视;

  阶段Ⅳ:全面发展。随着全球化时代来临,人类社会成为“地球村”,人们认识到的许多观念、理论、方法、技术在局部看可能是“理性”选择,但整体上出现了“无序甚至混乱”,必须在提高发展水平的同时提高系统治理能力和人的素质,使人类社会得到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人文关怀将同经济增长、社会进步、环境改善目标进行融合,人文基础设施将与经济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环境基础设施融合成为全面发展基础设施,共同支撑全面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时强调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正是“全面发展”理念的新意所在。

  B.中国发展战略的体系改进

  社会发展战略的体系改进不仅体现为要素的创新和改进,还体现为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环境联系的创新和增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展模式经历了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再到十六大报告提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位一体,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发展要求,十七大报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发展体系,十八大报告提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发展体系,直至最近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和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的六位一体发展体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六大建设相辅相成,经济建设是发展的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发展的制度保障,文化建设是发展的精神灵魂,社会建设是生活环境,生态文明建设是生存环境,党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

  将中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及“六位一体”发展体系与全球发展背景结合起来,不难预见战略体系改进的优先方向是开放。随着中国发展实力的增强以及中国与全球相互联系的加深,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任务在国家战略体系中的地位上升。加上中国经济正处于向创新驱动转型的关键时期,必须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发挥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将“互利共赢开放战略”与“建设和谐社会和构建和谐世界”统一起来,在市场、制度和思想文化层面上形成更加开放的战略体系,在资源、技术、资本、人才和产业等方面形成更高水准的全方位开放格局,成为国家发展战略体系改进的新任务。

  C.中国发展战略的结构优化

  社会发展战略的结构优化即战略模式创新,不仅包括结构模式和主体行为模式的创新,还包括整体运行流程优化和运行效率提升。在创新驱动的知识经济时代,各国国家创新体系正出现新的结构性变化,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政府、中介组织与社会公众共同形成新的国家创新体系,不仅催生新的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也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实践结构和生存方式。创新正成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机制,中国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核心,涉及社会发展战略的方方面面。本质是要准确把握创新发展时代特征和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应作为国家发展核心战略来系统推进,尤其应全面渗透并发挥其对现有发展战略体系的优化作用。

  中国改革开放近35年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阶段性成就,既离不开经济结构和社会发展结构的基础性变化,也离不开结构开放对整个社会大系统带来的优化影响。全球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社会发展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内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统筹推进,使得社会发展战略体系改进及结构优化向更高水平的整体化国家战略迈进。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建议》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将“创新”放在五大发展理念首位,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明确要求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虽然创新发展体制架构和战略执行层面还存在适应性难题,但战略选择本身就是重大创新。

  D.系统推进全面发展的结构性改革

  “全面创新驱动全面发展”的路径机制围绕“基础设施”与“基础制度”、“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结构优化和运行效率提升展开,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为“双引擎”,基本路径和运行机制既强调释放新需求,又强调创造新供给,在平衡供需上相辅相成: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不仅促进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生产、生活服务业发展,释放新需求、创造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带动新就业和消费结构升级,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中产阶级发展,改善社会总体供需关系,同时对社会制度提出新的要求,促进制度改革深入;

  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目前我国公共设施人均存量仅相当于西欧的1/3,北美的1/4;而国内西部是东部的1/2。“双公”不仅可以增加高质量的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供给,还能商业化运作,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促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基本民生保障;同时对治理能力提出新的要求,促进政府职能转变;

  科技创新和人才驱动。科技创新以教育、人才、培训为支撑,以迈进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行列为目标,充分调动人民特别是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LP)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提升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竞争力,引领经济社会创新发展,改善自然和人文环境,带动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制度创新。以全面深化改革为支撑,以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通过提升政府效能、降低制度成本、创新激励机制、规范社会主体行为等途径,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加大“供给—需求”结构性改革力度,为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持续动力;

  开放战略。融入国际市场提升分工地位,融入创新网络提升创新能力。目前主要经济体增速不快,新兴经济体增速下滑,世界贸易总体不乐观,国际市场进一步萎缩,一般产能普遍过剩,要利用“要素优势”提升创新能力和分工地位,提高中国品牌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认同度,形成“优进优出”开放格局;

  协同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和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企业和产业向中高端发展,必然带动就业增长、收入提高,支撑经济中高速增长;而经济中高速增长才能保证财政税收、企业利润、居民收入有合理的增速,反过来会促进需求升级,为转方式调结构创造条件,进一步引领企业和产业持续向中高端迈进。

  从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制度改革角度看,经济、社会、环境、人文及创新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更加繁重,适应全面发展的基础制度改革任务更加复杂,两者共同推动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治理水平整体跃升,共同支撑、保障高水平的全面发展。

    (万劲波,作者为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研究员)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