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雯 陈晓怡 李宏:科学城成为大学生就业“新去处”

作者:郭雯 陈晓怡 李宏 2023-04-19 09:00 来源:学习时报
放大 缩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随着国家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步伐,我国以北京怀柔、上海张江、粤港澳大湾区、安徽合肥、武汉东湖为代表的科学城蓬勃发展,科学城以兼具科学属性和工程属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为核心,不仅需要顶尖科学家的积极参与,还需要大量工程技术人才进行设施的运行维护和软硬件开发。纵观全球科学城的人员结构,工程技术人才数量远超科研人员,有些甚至达到5倍以上。目前,我国在建和运行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量达57个,“十四五”期间拟新建20个左右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以设施建设和运行为核心的科学城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与此同时,2022年有1076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形势严峻,以学徒、技术人员、工程师和资深工程师为核心的工程技术人才招收条件多为18—24岁的大专、本科与硕士毕业生人群。若能有效匹配科学城用人需求与大学生就业需要,科学城将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培养青年人才的“新去处”“好去处”。 

    大学生就业群体可成为科学城工程技术人才后备军 

    在学科背景上,科学城工程技术人才岗位招聘需求一般包括仪器开发、设备运行维护、实验管理、软件开发等,多要求理学、工学背景和相关专业学习经历。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797.2万人,其中理工农医类毕业生243.4万人,拥有物理、化学、材料、机械、自动化、电气、计算机、工程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与科学城岗位适配度较高。在学历要求上,我国科学城工程技术人才根据人才梯队主要面向大学本科和硕士研究生,以劳务派遣岗位为主体的大科学装置运行和维护人员多面向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或具有两三年工作经验的本科生。在年龄结构上,大学生毕业群体年龄基本在21—24岁之间,拥有活跃的创新思维和快速吸收知识的能力,是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探索前沿科学技术问题的合适人群。 

    科学城是塑造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重要舞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而科学城正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集聚地和培养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建设与运行过程中,对自主研发新设备、维护安全运行状态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为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提供了充分的锻炼机会;科学城集聚了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等名师大家,让年轻人置身于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事业,切身感受科学家精神的指引和高水平人才的带领;设施在建成后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前来开展研究与合作,为年轻人提供丰富的学习交流和拓宽视野的机会。 

    科学城建设需求与寻求就业的大学生群体之间存在错位 

    我国各科学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对大学生就业群体的吸纳程度也不尽相同,仍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方面。一是宣传不足,普通大学生缺乏对科学城的认知和了解。以“国之重器”为工作场所的科学城在人才招聘方面的宣传主要落在引进国内外顶尖人才上,可能让不具备“高学历”的大学毕业生望而却步。二是科学城岗位需求和招聘门槛存在一定程度的错位。科学城建设以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主体,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招聘需求普遍为研究生以上学历,相对一般单位门槛更高,而在软件开发等技术岗位上又难以提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薪资,在就业“性价比”上不具优势。三是科学城对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生涯设计尚不够完善。在待遇和晋升方面,工程技术人才的考评机制和上升通道与科研人员相比并不理想。在成长为资深人员后,因缺乏编制、户口等稳定性资源保障和激励,工程技术人才仍有可能面临职业上的二次选择而离开科学城。 

    应大力支持科学城发展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新去处” 

    一是加强宣传,拉近科学城和大学毕业生的距离。鼓励科学城内的科研院所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更加开放,举办面向大学生的参观教育活动,邀请更多人走进科学城、了解科学城。鼓励在官方网站上增加人才招聘网页和校园招聘栏目,进入大学校园进行更多的宣讲活动,使科学城成为大学生就业新选择。 

    二是细分岗位,为大学生提供清晰的就业方向。梳理科学城所需的工程技术人才等岗位,细分设施运行、仪器开发、软件开发等不同岗位的能力需求和就业资格,根据岗位实际设置合理的学历门槛,充分利用尚未吸纳毕业生和因人员流动而产生空缺的有关岗位,最大限度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 

    三是推进改革,完善工程技术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支持科学城的科研院所改革,设立适应工程技术人才发展的评估体系和职业生涯通道。鼓励院所探索设立以运维时间、运维质量和解决关键科学问题等作为工程技术人才的评价考核指标及对应的激励制度,保障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定周期和晋升岗位数量;对不可或缺的工程技术重点人才采取年薪制;允许科研院所设立工程技术人才与科研人员相对应的职级与相匹配的薪酬水平。 

  四是配套支持,鼓励地方政府人才政策适度向科学城倾斜。政府支持科学城与大学、企业共同建设工程技术人才实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争取地方政府人才项目有倾向性地支持科学城引才;积分落户加分政策等向高精尖缺人才倾斜,包括紧缺的工程技术人才;支持短缺人才的个人所得税减免等优惠政策落实,最大限度地给予人才在购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配套保障政策。

 

    原文链接:https://paper.cntheory.com/html/2023-04/19/nw.D110000xxsb_20230419_2-A6.htm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