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科学发展报告》

作者:中国科学院 2015-05-31 15:11 来源:《科学发展报告》系列
放大 缩小

简介

本书是中国科学院定期发表的《科学发展报告》的第五本。全报告内容分8个部分,旨在综述2001年度世界科学进展与发展趋势,评述科学前言与重大科学问题,报道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介绍科学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向国家提出中国科学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建议,特别是为关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提供科学发展的背景材料,为高层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本书可供各级管理人员、科技人员、高校师生阅读和参考。

目录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科学回顾与展望
1.1 新世纪的科学技术 杨振宁
1.2 21世纪的科学与中国 董光璧
1.3 2001年世界科技发展综述 叶小梁 汪凌勇 李宏等
1.4 全球变化科学进展与未来趋势 叶笃正 符淙斌 董文杰
1.5 关于我国资源与环境科学近期发展的若干意见 孙枢
1.6 中国古生物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张弥漫 王原
第二章 科学前沿介绍
2.1 玻色-爱因斯坦凝聚——200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评述 史华林
2.2 不对称催化合成——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评述 范青年 王梅祥
2.3 细胞周期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与发现——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评述 朱学良
2.4 2000.9~2001.8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和医学前沿的热门课题 黄矛
2.5 薄膜生长中的表面动力学问题 王恩哥
2.6 金属卡宾络合物催化的烯烃复分解反应 丁奎岭 戴立信
2.7 免疫机制新进展:Toll蛋白样受体的模式识别 何维
2.8 数据库和网络资源——科学热点中的热点工具 陈润生
2.9 我国乳癌防治现状及策略 宋三泰 江泽飞
2.10 RNA组学与21世纪的生命科学 金由辛
第三章 2001年中国科学家具有代表性的工作
3.1 数学机械化研究——吴文俊先生的研究工作 石赫
3.2 全面理解纳米科技内涵,促进纳米科技在我国的健康发展 白春礼
3.3 侯仁之院士对历史地理学研究的贡献 王毓蔺
3.4 亚洲季风演化与青藏高原隆升 安芷生
3.5 中国首先构建水道基因组全序框架图 杨焕明
3.6 一种植物远交新机制的新发现 李庆军 许再富
3.7 面对“精神疾病时代”的挑战 贺林 樊金波 唐君霞
3.8 男性生殖健康研究一隅 张永莲
3.9 成功克隆遗传性牙本质发育不全Ⅰ型伴高频耳隆基因 孔祥银 赵国屏
第四章 科学热点评述
4.1 21世纪月球探测和开发利用 杨嘉墀 欧阳自远
4.2 论赤潮和“水华”之灾形成的根源及对策 沈韫芬
4.3 干细胞、克隆人及其伦理学问题 裴雪涛
4.4 炭疽病的形成与防治 庄汉澜
第五章 科技战略与政策
5.1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全面推进阶段的战略部署 曹效业 沈华
5.2 美国布什新政府科技政策与战略 汪凌勇
5.3 日本面向21世纪重要摁扣机计划与科研重点 胡智慧
5.4 德国面向21世纪科技发展战略与重要科研计划 黄群
5.5 英国21世纪初的科技政策与发展重点 叶小梁
5.6 欧盟“2002~2006年科技发展框架计划”评述 黄颖
第六章 中国科学发展概况
6.1 国家科技计划的战略地位与作用 张利华 董玉荣
6.2 2001年我国基础研究工作回顾 叶玉江 徐进章
6.3 200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门国良
6.4 1999、200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概况 黄灿宏
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1年度资助情况 王其冬
6.6 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 孙晓兴
6.7 2000年SCI收录我国论文与引证情况分析 张利华
6.8 2001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情况 刘峰松
第七章 科学家建议
7.1 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的若干建议 咨询组
7.2 西北干旱区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陈梦熊
7.3 加强开发利用西北地区空中水资源研究的设想和建议 周秀骥
7.4 建议化肥工业进行战略性调整 陈冠荣
7.5 抓住时机,紧急部署纳米量子结构、量子器件及其集成技术的基础研究 黄昆 郑厚植 甘子钊等
附录
1. 2001年中国和世界十大科技进展
2. 2001年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十大新闻
3. 2001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新当选院士名单
4. 2001年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一览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