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盟国家新冠病毒疫情态势、应对措施及影响分析(下篇)

作者:王海名 范唯唯 2020-04-08 09:59 来源:
放大 缩小

  三、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及各国对策 

  1.对东盟区域经济产业的影响 

  因新冠病毒疫情扩散和金融动荡加剧,世界银行2020年4月期《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大幅下调今年经济增长速度。2020年基线情景下,预计东亚发展中国家增速从2019年预估的5.8%放慢至2.1%,在悲观情景下降至-0.5%。遏制疫情蔓延能让东亚地区实现持续复苏,但金融市场压力对前景构成的风险将会居高不下。疫情对整个地区的减贫也有严重影响,部分行业居民陷入贫困的风险显著上升,包括泰国的旅游业和零售业、越南的制造业和纺织业以及各国的非正规工人等。整个地区金融系统易受外来冲击影响,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的债务增长率远超世界其他国家。泰国旱情、马来西亚大宗商品冲击、太平洋岛国旅游业受挫等也将对地区经济造成压力。

  3月5日,东盟与中日韩宏观经济研究办公室(AMRO)发布疫情对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经济的影响预测情况。AMRO认为,2020年中国GDP增长率将被拉低0.5个百分点;受疫情和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两方面共同作用,将导致2020年东盟与中日韩区域GDP增长率被拉低0.4个百分点。疫情主要通过旅游相关产业、制造业和贸易、国家经济活动三种途径产生影响。

  疫情对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经济最直接的影响是造成旅游及相关产业急剧降温,中国和其他国家游客大量流失。据估算,2018年旅游业对柬埔寨GDP的贡献超过30%,泰国和菲律宾超过20%,中国和其他国家游客数量大幅下降将对旅游业发达的国家带来更大影响。在2002~2003年非典暴发期间,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国的中国游客数量下降了50%~90%,疫情过后1年则全面反弹。此后,区域经济对中国游客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近年中国游客占比已经达到40%,而非典前还不足20%,此次疫情必将产生更大影响。

  疫情还将影响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的贸易和制造业,周边国家的国内需求将受到冲击。新加坡和越南等许多区域经济体都深度融入到区域和全球供应链中,而中国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中国与东盟区域的贸易在过去20年间强劲增长,中国发生的任何变动都将影响区域贸易和生产。但AMRO也同时认为,疫情消退后贸易预计将随着中国对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需求而反弹。

  疫情将通过影响医疗卫生部门而直接影响东盟与中日韩区域经济体的经济活动,而间接影响来自隔离、旅行限制等疫情防控措施。疫情会使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受挫,为了避免传染公众行为也将发生改变,并将导致国内生产和投资受阻、商品和服务支出减少,从而对整个区域的经济活动造成不利影响。

  2.各国应对疫情推出经济援助和刺激举措 

  缅甸  

  商务部在1月底宣布,缅甸正在规划新的国家出口战略,为缅甸产品出口开辟新市场,弥补疫情造成的损失。3月19日,缅甸政府公布了总值约7000万美元(约合5亿元人民币)的初步经济刺激计划,通过发放贷款、放宽纳税期限、免税等措施帮助服装和制造业、酒店和旅游业以及中小企业等受疫情影响最大的部门。

  新加坡  

  政府于2月18日特别拨款64亿新币(约合317亿元人民币)抗击疫情。其中,8亿新币(约合4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前线抗疫工作(大部分款项拨给卫生部),40亿新币(约合198亿元人民币)用于“稳定与支援配套”计划,在经济不稳定期间向工人和企业提供保障,16亿新币(约合79亿元人民币)用于“关怀与援助配套”计划,为普通家庭提供保障并支付部分家庭开支。

  印度尼西亚  

  政府分两个阶段推出共计130.3万亿印尼盾(约合562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刺激预算。首批措施于2月25日推出,总额10.3万亿印尼盾(约合44亿元人民币),制定了8项激励政策。第二批措施于3月13日推出,总额120万亿印尼盾(约合518亿元人民币)。印尼政府还计划颁布特别法律,不惜将财政赤字扩大到GDP的5.07%,允许国家动用246亿美金(约合1747亿元人民币)应对疫情。

  马来西亚  

  于2月27日宣布推出至2020年底的系列经济刺激举措,总额200亿林吉特(约合326亿元人民币),包括:通过减免税收、提供补助等方式改进企业现金流;对受影响从业者提供津贴、培训补贴等;通过减税、提供优惠券等方式刺激马来西亚国内旅游。马来西亚央行也从中小企业基金项目中抽出33亿林吉特(约合53亿元人民币)的融资额度,协助受疫情影响的中小企业,并鼓励国内投资。3月27日,马来西亚政府再次推出2500亿林吉特(约合4080.5亿元人民币)的经济增长刺激方案,具体包括补贴农业企业、救助中低收入人群、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和为百姓提供用电折扣等。

  泰国  

  总理府于3月3日宣布下拨2.25亿泰铢(约合4824万元人民币)中央预算作为口罩生产材料购买资金。3月31日,泰国中央审计厅为包括曼谷及其余共76个府各增加5千万泰铢(约合1072万元人民币)的灾害防治及应急预算资金。

  柬埔寨  

  柬埔寨总理3月4日称,政府已经准备3000万美元(约合2.1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展为期6个月的疫情防控工作。2月~5月,暹粒省所有旅游接待单位享受免税政策。柬埔寨国家银行呼吁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向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尤其是旅游相关企业继续提供贷款。4月6日起,在禁止柬埔寨香米出口后,继续禁止普通白米和稻谷出口。

  越南  

  作为全球第三大稻米出口国,3月24日,政府颁布限制令,暂停新签大米出口合同,并将各种大米归入禁止出口清单名录,优先保障本国粮食供应。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高级经济学家表示,各国囤粮或致粮价大涨,一场全球性的粮食危机可能一触即发。

  四、东盟国家抗疫措施的启示   

  1.确保防控措施执行到位是有效抗疫的关键  

  强有力确保各项防控措施执行到位是实现有效防控的核心。新加坡、越南等国成立国家级专项领导组统筹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各级各类防控措施的有力执行。泰国、缅甸等国将新冠肺炎纳入国家传染病防治法管辖范畴,隐瞒疫情人员将面临法律后果。新加坡实行具有法律效力的居家隔离令,有效切断疫情的国内传播。  

  2.疫情防控关口前移,从根源切断传染源  

  目前,东盟各国面临输入性疫情,将防控措施重点放在防输入、防扩散,致力从根源切断传染源。各国预警及时、反应迅速、持续收紧入境管理、加强健康监控和后续跟踪、限制疫区往返,从根源进行传染病防控,进而缓解国内防控压力,不浪费宝贵的医疗资源。  

  3.确保疫情信息及时公开、准确透明  

  疫情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决定了突发风险应急预警决策机制的灵敏度,其准确性则有助于引导舆论,及时释疑解惑,消除民众恐慌。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国通过持续发布更新疫情防控指南,普及疫情进展和常识,公布每个案例清晰详细的传播链条等,保障了疫情信息及时准确的普及和传播。  

  4.加强公共卫生素养  

  公共卫生事件面前,没有一个公民能置身事外独善其身,只有夯实个体责任,才能筑牢集体防线。在此次抗疫过程中,新加坡发起“新加坡清洁”运动,鼓励公众改进公共卫生习惯,从而减少病毒感染机会。与此同时,部分东盟国家存在贩卖食用野生动物、卫生环境脏乱差等问题仍是疫情防控的隐忧。

  (作者韩淋 王海名 范唯唯  单位: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