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指数”评估结果及中国的表现

作者: 2015-01-09 13:26 来源:其他
放大 缩小

2014年11月13日,《自然》(Nature)以增刊形式发布基于期刊论文数据的“自然指数”(Nature index)全球科研评估结果[1],并同时宣布Nature index数据库(测试版)正式上线运行。

一、相关背景

“自然指数”是自然出版集团于2005年推出的“自然出版指数”(Nature Publishing Index,NPI)的升级,旨在突破《自然》期刊群,在更大范围和更广背景下揭示国家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贡献。

1、指标及其计算

自然指数由论文数(AC)、分数计数(FC)、加权分数计数(WFC)等3个基础指标构成[2]。AC即一般意义上的国家、机构或著者论文数,FC和WFC则是进一步考虑论文著者实际贡献和领域发文差异因素对AC进行修正的结果。在实际应用时,根据具体的评估目的,通过对上述基本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得出相应的评估结果。

2、数据来源

评估基于专门遴选的68种核心期刊论文数据。将所有期刊划分为4大主题领域(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化学、物理学)和1个跨学科领域(以《自然》和《科学》期刊为代表)。评估基准时限为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目标期刊发文总数为57528篇。

二、主要评估结果及中国的表现

1、全球概况[3]

从地区来看,北美、北欧与西欧以及东亚与南亚是全球研究产出贡献最大的3个地区,同时它们之间的研究合作也极为密切;非洲则是同其他地区开展国际合作最为频繁的地区;北美地区的领先优势覆盖生命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化学领域,其中其对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产出贡献超过50%。北欧与西欧地区则在物理学领域引领国际。

就国家而言,研究产出贡献最大的前5位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德国、英国和日本;研究产出效率(WFC与国内总研发投入之比)最高的国家依次为:沙特阿拉伯、瑞士、英国、塞浦路斯和新加坡,其产出效率均在国际平均值的1.5倍以上。

综合排名前5位的研究机构分别为:中国科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德国马普学会、法国国家科研中心、美国斯坦福大学。美国科研机构的整体实力显著,无论是在综合排名还是在分领域排名前50位的机构中均占绝对多数。

2、中国的表现

中国不仅是全球第二大研究产出贡献国,同时也是全球研究产出贡献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的WFC值较之2012年增长14.9%。

在研究产出效率方面,中国的研究产出效率低于国际平均值,与科研强国和研究产出效率引领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这同中国在产出数量方面的表现形成了反差。

中国科研机构表现不俗。在综合排名Top100机构中,中国机构共有8所机构入围(中国的入围机构总数排名全球第2),除排名首位的中国科学院外,其他机构包括:北京大学(22)、清华大学(37)、南京大学(38)、中国科技大学(49)、浙江大学(62)、复旦大学(74)和南开大学(83)。在领域排名方面,中国科学院除在生命科学领域位列第4外,在其他3个主题领域均排名首位。在最受关注的《自然》和《科学》发文排名方面,中国科学院代表中国机构实现了“首次入围Top10机构”的突破。但从实际分值来看,中国科学院同国际顶尖机构相比尚存在一定差距。                            

(张树良)


[1] Nature Index 2014 Global. Nature, 2014, 515(7526_supp): S49-S94.

[2] AC即一般意义上的论文数量;FC即排除论文被重复计数的情况。每一篇论文FC值为1,为每位作者对该论文的贡献值之和,即该论文每位作者的FC值为按作者总数所得的论文FC值的均值;WFC特别针对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领域论文设置,该领域用以评估的4种期刊发文量约占整个领域发文总量的50%,是其他领域期刊的5倍。因此,为平衡这种差异,在计算时将该领域论文赋予0.2的计数权重。

[3] 评估结果分析均基于WFC值,下同。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