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撑德国制造业发展的创新与教育系统及其启示

作者: 2015-05-30 15:46 来源:战略情报研究部
放大 缩小

一、支撑德国制造业的创新系统及运行机制

德国制造业能够成功地将研究转化为产品与技术的原因在于高校、公共研究机构、联邦与州政府、产业研究机构和资助机构之间的密切协作,它们通过基础科学研究、应用工业研究、创新激励政策、产业集聚、制定新技术战略等方式多层次、协同地支持德国制造业。

1、支撑产业创新的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德国拥有一批强大的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和重要基础研究机构,不仅为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发现能为工业使用的、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新研究领域,也是联邦政府通过财政拨款和研究基金来规划其工业技术政策的工具。比如,以亥姆霍兹研究联合会为代表的国家研究室、以马普研究所和莱布尼兹协会为代表的基础研究机构都重视基础研究成果对技术和产业的支撑。

2、支撑产业科技转化的应用研究平台。通过应用研究机构合作网络促进产业科技转化是德国创新系统的显著特征。如:弗劳思霍夫应用研究促进会的使命是帮助将基础研究和初级技术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商业化产品,特别是帮助中小企业渡过产品开发阶段的“死亡之谷”,通过产业或技术专业化来促进区域集聚[3]。再如:德国工业研究协会通过协助联邦政府与州政府,为中小企业提供一系列研发支撑服务。不仅通过信息发布的方式引导中小企业找到合适的研究机构,而且还发展资源库以解决其资金短缺、人才短缺、技术与设备不足等问题[4]

3、以创新为导向的激励政策。德国政府机构出台了多种政策促进创新,为企业利用与实施研发提供支持,并提高企业采用新技术的意愿。如:德国联邦经济事务与能源部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资助,250人以下的企业可以申请无需偿还的研究津贴来从事研发活动。而州政府层面也出台一系列创新促进政策,如促进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之间合作的州级资助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创新活动的创新代付计划等。

二、无缝对接的德国制造业教育系统及运行机制

当前,复杂的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体系越来越依赖于拥有实践知识、创造力、操作与改进新工序和技术能力的生产工人。以制造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和培训系统不仅为德国制造业提供了高水准的技术工人,而且也缩短了工人走向工作岗位的适应时间与成本。德国的与制造业无缝对接的教育系统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以制造业为导向的初级教育系统。与别的国家相比,德国初级教育系统的制造业导向特征比较明显。德国学生完成小学教育时,德国初级教育系统提供包括普通中学、实科中学、文法中学等三种初中学校供选择。而德国高中教育系统也同时提供包括二元制系统、中等专科、高级中学等三种学校供初中毕业生选择。

2、以二元制为特征的职业教育系统。德国的二元制职业教育系统采用职业教育学校、企业和政府共同参与的模式运行,由学校负责传授理论知识,由企业负责为学生安排实习和培训,由政府负责制定确保教学和人才质量的职业毕业考核标准。要求学生用2-3年在企业以学徒身份学习实践技术,大约1年的时间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该系统是德国制造业工人获得工作的主要路径,德国未获得高等教育经历的工人必须经过“二元制”职业教育系统培训后才能被企业录用。

3、注重实践应用的高等教育系统。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不仅重视对工程技术和自然科学人才的培养,而且还发展出一种注重实践的大学形式——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有大约43.2%的高校为应用科技大学,这类大学以培养适应制造业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技术人才为导向。为了保证应用科技大学的实践导向性,此类大学的师资安排均有严格要求:专职教师不但有一定的学术资历,而且还必须拥有5年以上的企业工作经历;学生不但要学习理论,还须完成规定的企业实习。

三、启示与借鉴

1、建立集科研创新和成果转化为一体的科研创新系统。这是德国制造企业,特别是中小制造企业能够出色运营的关键支撑因素之一。德国科研创新系统通过“科研人员出成果、企业出资本、政府出政策与沟通”的运行机制,实现了科研人员、企业和政府之间关系的有效整合,不仅提高了企业参与研发的可能性和主导性,而且借助便捷的技术转移与推广体系提高了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度。

2、注重应用实践的教育培训体系。德国从初级教育到高等教育体系都重视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二元制为特征的职业教育系统为德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产业技术工人。为了保证教育培训体系的应用导向性,德国充分发挥与挖掘企业在教育培训体系中的作用。如企业在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中拥有职业教育的全部责权,不仅提供培训岗位,组织与考核培训工作,而且还承担培训的大部分费用。

3、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不同于美国致力于培育大企业的制造业发展模式,大力扶植专业化程度高、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群是德国制造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为了提升中小企业群的竞争力,德国政府一方面借助公共投资杠杆拉动中小企业加强对技术和人才培训的投入;另一方面,通过引导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广泛合作,来帮助企业寻求外部的技术创新支持。          

(王茜 朱相丽)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