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ECD发布科学、技术与产业记分牌2015报告

作者: 2015-12-07 11:41 来源:战略情报研究部
放大 缩小

10月19日,OECD发布《科学、技术与产业记分牌2015》[1]报告,通过对大量数据指标的分析,总结了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认为OECD 国家和主要的非OECD 经济体开始走出危机,更多地投资于未来。该报告每两年发布一次,本次报告主要关注5个维度:知识、人才与技能投资,知识转移与转化,推动企业创新,促进全球竞争,利用科技促进社会发展。报告主要结论包括:

1、各国创新投资增长,但公共研发预算有所下降。2013 年,OECD 地区总研发支出实际增长2.7%,达1.1万亿美元,其占GDP的比例(2.4%)与2012 年持平。但增长主要来自企业投资,而公共研发预算有所减少,因此,报告呼吁各国政府持续投资基础研究;在投资结构方面,基础研究支出要比应用研究和实验开发支出增长更快,2013年大部分OECD 经济体的基础研究投资比例为17%,而中国仅为4%,同时中国的研发支出仍大量投资于科技基础设施,如建筑和设备。

2、突破性创新正在促成下一次生产革命。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及先进材料和健康领域的一系列创新,正为未来工作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奠定基础;2010-2012年,上述领域的创新由美国、日本和韩国主导,三国在欧洲和美国申请的同族专利占总量的65%以上。

3、卓越科学集中于少数科研热点区域和合作网络。美国仍处于科学网络的核心位置,2003-2012 年,影响力最大的30所大学有22所位于美国;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包揽了所有科学学科中50%-70%的高影响力论文,国际合作论文占所有科学论文的近20%。

4、各国政府重视支持创新企业,前沿创新活动高度集中在少数领先研发企业。2015年,有28个OECD国家利用研发税收优惠来支持企业研发;2013年,税收优惠在OECD各国及巴西、中国、俄罗斯和南非的总额近500 亿美元;2012年,250个跨国公司贡献了近70%的全球研发支出、70%的专利和44%的商标申请产出。

5、全球价值链形成,促进国际生产活动迅速扩散。东亚和东南亚一体化程度加深,成为全球生产的主要成员,中国超过加拿大和墨西哥,成为美国中间产品的最大供给国;更多国家的工人参与到了全球价值链。2011-2013年,美国和大部分欧洲国家涉及全球价值链的工作数量增加,且全球价值链中高技能工作岗位比例出现增加。

(王建芳)


[1] OECD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Scoreboard2015: Innovation for Growth and Society. http://dx.doi.org/10.1787/sti_scoreboard-2015-en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