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促进新经济发展的科技创新规划比较分析

作者: 2016-10-10 16:22 来源:战略情报研究部
放大 缩小

当前,创新性知识和技术在推动经济增长中占主导地位,先进制造、创意、电商等构成了智能化和网络化的新经济形态和产业结构。新经济的特点表现为:整合提升传统领域,塑造新的生产和服务类型。例如,数字化远程医疗服务;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技术改进生产,部分脑力劳动也交由智能系统高效完成。在我国,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必须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发展新经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近年来,为适应新经济形态,发展新技术、新产业,发达国家都制定了相关战略规划,对我国有着一定借鉴意义。

一、主要发达国家发展新经济的科技创新规划比较分析

由于主导社会发展的产业形态在信息网络出现和扩展之后不断变化,当前,发达国家的新经济基本产业形态初步表现为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先进制造等多重经济形态的融合和一体化。新经济对社会可能发生的影响体现为:造成社会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新的高技术支撑的服务业不断涌现,平台式技术及套装式服务迅速发展;基于简单劳动的就业将受冲击。同时,劳动力市场急需通晓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其他专业背景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为适应新经济形态,发展新产业,美、日、德、英等主要发达国家都基于智能化和网络化社会的新形态和新特点,围绕巩固和重振制造业、发展全新社会生活形态及体系、整合提升传统产业等主题,形成了相关理念,制定了相关的科技创新战略规划(详见表1)。

 

表1  发达国家发展新经济的科技创新规划及关键技术领域比较

 

日本

美国

德国

英国

重点
领域

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

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领域

高技术和英国领先的传统技术领域

主要战略规划

《第5期科学技术基本计划2015 -2020》、《科学技术白皮书2016》[1]

《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2012年)、《美国国家创新战略2015》[2]

《新高技术战略》[3](2014年)、“未来工业联盟”联合声明(2015年)[4]

《科学与创新增长规划》(2014)[5]、《新兴技术与产业战略2014-2018》[6]

发展目标

超智能社会:产业模式、生产生活方式都将发生变化,人们轻松愉悦地生活

先进制造、创造就业:回归制造业,创造新的就业机会,开发新技术、提升美国竞争力

工业4.0、提高竞争力:多种类、定制化、分散化生产,向世界推广德国先进的生产技术

发展新兴产业:在高技术和英国领先的传统技术领域占据领先地位和促进产业升级

战略规划所确定的关键研发领域

l 机器人技术

l 传感器技术

l 个性化定制式制造

l 网络技术及基础设施

l 计算机开发能力

l 信息科技

l 智能化家电

l 智能化健康管理和医疗

l 智能化建筑行业

l 自动化和可定制化农业

l 整合式灾害应对系统

l 清洁能源

l 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

l 下一代机器人

l 3D打印

l 国家安全相关技术

l 新材料

l 信息技术

l 生物技术

l 太空能力与应用

l 生物技术

l 纳米技术

l 微电子与纳米电子

l 光学技术

l 计算机系统

l 材料与生产技术

l 社会服务

l 先进交通

l 空间技术

l 健康与营养

l 信息与通讯技术

l 先进材料与纳米技术

l 新能源及其存储技术

l 卫星和空间技术及其商业应用

l 机器人与自动化系统

l 天气与气候学

l 人口与健康科学(包括农业科技)大数据、e-基础设施与超级计算、高能效计算

l 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

 

表1  发达国家发展新经济的科技创新规划及关键技术领域比较(续)

 

法国

韩国

新加坡

重点
领域

支持高等教育与科研;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促进企业创新发展

支持与发掘新增长动力和提高国民生活质量相关的领域

先进制造、健康与生物医药、服务经济与数字经济、城市解决方案与可持续发展

主要战略规划

《未来十年的法国》(2014)[7]、《第三期未来投资计划》(2017-2021)[8]

韩国九大国家战略项目(2016)[9]、2016年跨部委的联合研发项目规划[10]

新加坡第6个五年期的“研究、创新与企业计划”(2016-2021)[11]

发展目标

国家战略性领域的研究和创新提供资助,提高国家经济竞争力

应对第四次产业革命给各领域带来的影响和变化

提升国家竞争优势与满足国家重大需求

战略规划所确定的关键研发领域

l 能源转型

l 循环经济

l 绿色化学

l 保护生物多样性

l 未来城市

l 数字化

l 新型超级计算机

l 电子芯片小型化

l 航空与空间技术

l 人工智能

l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

l 无人驾驶汽车

l 轻质材料

l 智慧城市

l 精密医疗

l 碳资源化

l 粉尘雾霾

l 生物新药

l 人口老龄化管理

l 航空航天

l 电子

l 化学

l 制药

l 海洋

l 机器人与增材制造

 

通过比较发达国家发展新经济的科技创新规划,可以发现,各国共同选择的发展目标都包括了以发展先进制造业(包括定制化、分散化生产)、绿色及转型能源为重点,说明了工业对整个社会经济和就业的支撑作用仍然不可替代。

具体而言,各国的目标随着国情的差异而具备着不同的特点,例如,日本由于面临老龄化社会而希望建立超智能服务社会,美国则希望通过再工业化积极创造就业机会,德国利用自己坚实的工业基础发展工业4.0,而新加坡和韩国则更加注重发掘新的增长动力。

在关键研发领域方面,机器人技术、清洁能源、网络信息技术及其基础设施、新型计算机系统、纳米与新材料、生物医药技术、空间技术成为了各国的共同选择。但是,依据国情及国家战略需求,美国很重视对3D打印与增材制造、国家安全与军事技术、非常规能源的研发;日本很重视传感器技术、自动化农业、智能化家电、智能化建筑、灾害应对系统等领域;德国更为重视微电子技术、光学技术和先进交通;而英国则比较重视支撑文化创意产业等领域的相关研发。

三、各国发展新经济的创新促进措施

总结各国发展新经济的创新政策措施,主要内容包括:

1、以国家产业战略发展目标为导向,引导产业布局和转型。根据区域或产业发展需求布局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建设相互协调的创新中心及其网络。通过这一网络建设,优化国家的创新资源布局。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方式的结合,实现对国家创新资源的重新整合和布局。例如,英国自2011年开始建设技术与创新中心(TIC)网络,在可能带来产业结构升级的技术领域促进产学研合作,为企业提供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基础设施,以及来自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支持。

2、以技术创新网络中的研究中心为节点,强化公私研发合作。由政府对重点产业技术领域给予相对稳定的前期支持,拉动私人研究机构和企业的配套资金及研发活动的跟进。例如,美国2012年开始建立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每个制造业创新研究院都聚焦于特定的领域或产业建立产学研合作伙伴联盟。

3、通过公共研发资助,以推动建立产业技术研发体系的多元竞争结构为最终目标。把中小企业看作重点服务对象,目的是为了增加大企业的技术创新竞争压力,从而使公共财政研发投入最大程度地拉动大企业的研发投入,并最终实现多元化的技术创新竞争格局。例如,美国的NNMI网络就是由联邦和地方政府共同资助的。而英国各TIC运行经费的1/3来自英国技术战略委员会(TSB)提供的长期稳定投资;1/3来自政府发布的竞争性科技项目;还有1/3来自与企业签订的合同。

四、中国发展新经济的布局及特点

针对各国发展新经济的创新战略规划及政策措施,我国也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及《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技术路线图》等促进新经济形态、发展新兴产业的战略规划文件,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和一系列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的布局。但这些规划在重点领域布局中缺少对能源生产与节能等领域的布局,一些领域明显属于我国尚在追赶、发达国家完成度较高的领域和关键技术。只有先进轨道交通等少数领域属于发达国家没有共同布局的独特领域。

总体而言,我国对新经济的规划布局,没有超出发达国家的总体共性布局。缺乏对可能基于中国国情及优势而促生全新产业的领域预见判断,尚处于追赶状态,没有对可能领域的超越式发展进行提前规划。因此,我国有必要组织系统针对新兴产业、新经济形态发展的有效技术预见和风险评估工作。同时,建立政府引导的多元化投资机制和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政府的核心经费拉动更多社会资金投入新兴产业及技术领域。                                   

(李宏)



[1] 文部科学省:平成28年版科学技術白書、「超スマート社会」の到来. http://www.mext.go.jp/b_menu/hakusho/html/hpaa201601/detail/1371168.htm。
[3] Die neue Hightech-Strategie Innovationen für Deutschland. http://www.bmbf.de/pub/HTS_Broschure.pdf
[8] Premier Ministre. PIA3, Préparer la France aux défis de demain. http://www.gouvernement.fr/sites/default/files/contenu/piece-jointe/2016/06/pia3vl.pdf
[10] 2016년다부처연구개발(R&D) 기획방향발표.http://www.msip.go.kr/web/msipContents/contents.do?mId=NzM= [11] Research, Innovation and Enterprise (RIE) 2020. http://www.sciencemag.org/news/2016/01/singapore-lavishes-big-money-its-scientists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