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建言重大灾难后的恢复重建

作者: 2016-10-10 16:44 来源:战略情报研究部
放大 缩小

7月1日,美国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发布《重大灾难之后:六国如何管理社区恢复》报告[1],通过案例研究总结大都市区灾后重建过程面临的挑战,并针对恢复力更高的社区提出建议。报告选取中国、新西兰、日本、印度、印度尼西亚和美国作为案例,这6个国家当前面临着重大灾难恢复的挑战,并且在灾后恢复中采用不同管理方法。

一、灾后重建面临的挑战

灾后重建过程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重建管理最重要的目的是采取各种措施来减少这些不确定因素。在灾后重建阶段,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协调机构,这些机构都面临着共同的挑战,包括:①公平有效地筹措和分配重建资金;②有效地收集、整合和传播信息,促进决策制定和提高所有参与主体的行动效率;③通过各级政府之间展开实质性的合作与协调,构建可持续的长期重建能力;④满足地方上重建的紧急需求,同时利用一切机会进行长期改善。

二、关于灾后重建的建议

在重大灾难发生之后,各级政府官员面临着以下几个重要问题:①开始重建的方式及重点任务;②在开始重建之前制定计划,还是重建和计划同时实施;③如何协调不同层面的众多参与主体;④如何在建立问责制的同时简化融资机制;⑤在多大程度上做出不同于灾害前状态的明显改善;⑥如何应对灾害很严重、地方应急能力遭到破坏的情况。

针对以上问题,报告为面对重建挑战的政府机构提出指导建议:

1、加强现有的管理结构和体系,促进信息流动和协作。传统的官僚组织和政策不适用于灾后环境这种紧急时段。因此,灾后重建中,需要结构性改进和推出新方法来进行规划、管理和融资。新的非政府组织(NGOs)通常可以填补不适合政府官僚机制担当的角色职能。

2、强调数据管理、沟通、透明度和问责制。重建管理机构需要推出频繁而真实的实况报道,这将有助于构建政府和社区之间的信任;应该为所有项目建立公共数据库,推进实现区域级别的公开和公平。

3、制定计划和开展行动齐头并进。深思熟虑和开展行动需要同时进行,二者都需要连续的监控、评估和修正。以下3种方法可以实现上述目标:①招募更多的工作人员以及鼓励更多的居民参与,提高制定规划的能力,这样可以在制定规划的同时不耽误行动;②分散信息的获取以及决策进程,使得地方层面的许多实体都可以进行规划和执行重建工作;③仅在极个别的区域,采取减少工作量和拖延行动的方式。

4、为沟通和规划的成本制定预算,并及时修改预算。重建预算需要为以下任务分配资金:①收集信息和数据、沟通、公众参与和规划的额外成本;②随着时间迁移修改初始预算;③时间紧迫会导致出差错的可能性增加,因此需要为意外事件分配预算。

5、提高应急能力,授权地方政府去执行重建行动。中央政府是资金、技术支持、引导和监督的重要来源,地方政府最适合具体执行重建行动,并设计符合地方需求的行动方针。房产拥有者通常需要外界提供技术支持以帮助其重建家园。

6、尽量避免居民和社区的永久搬迁。如果现有的居住地非常危险或无法提供生计和服务,重建的成本太高或挑战太大,则可以进行永久搬迁。搬迁应该是自愿的,同时保证居民的完全参与。

7、尽快开展重建活动,但不能太仓促。很多政府机构及利益相关者认为,应该以尽快的速度重建尽可能多的房屋。但是房屋的数量仅仅是重建成功的众多指标之一。居住地布局及室内设计的规划要保证满足居民需求,这往往会占很长时间。重建过程太快会把居民的参与排除在外,结果导致居民产生很多不满。               

 (裴惠娟)



[1] After Great Disasters: How Six Countries Managed Community Recovery. https://www.lincolninst.edu/pubs/dl/3679_3031_after-great-disasters-full.pdf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