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IS报告认为美国有潜力成为国际稀土加工中心

作者: 2025-11-12 10:19 来源:
放大 缩小

728日,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CSIS)发布报告《发展稀土加工中心:分析方法》[1]。报告指出,为实现紧迫的国家安全与经济目标,美国必须采取双轨策略,即在快速构建国内稀土加工与磁体制造能力的同时,与可信盟友合作建立全球加工中心。报告认为,若不迅速采取协调行动对抗中国,美国稳固主导地位的窗口将进一步收窄,使关键技术、产业与安全利益持续面临风险。

一、打造国际稀土加工中心是能力构建的战略路径

确保具有韧性和成本竞争力的稀土供应链是当前最紧迫的战略要务之一。仅多元化开采稀土矿石的来源,不足以打破中国对这些关键供应链的垄断。若不加大对国内外加工中心的投资并重新聚焦研发,西方将继续面临供应中断和经济胁迫的风险。

二、美国当前的行动

美国政府认识到在中国以外建设稀土分离、加工、精炼及为国防工业制造永磁体的中游能力的紧迫性。2023年,美国国防部宣布其目标是在2027年前构建一条完整的“从矿山到磁体”供应链。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对美国新兴的稀土加工能力进行重大投资。为快速扩大加工能力,美国国防部通过《国防生产法》向稀土项目投入了大量资金。同时,美国通过战略性国际合作强化并多元化其稀土供应链。

三、各有关国家成为国际稀土加工中心的潜力

建立并维持稀土加工中心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先进基础设施和专业技术知识,很少有国家能全部具备这些能力。将资源集中于少数地理位置优越的中心,是实现成功和长期韧性的最大机遇。CSIS研究团队基于数据分析,采用10项可量化标准(政府对发展稀土加工中心的支持;稀土加工的商业合作;离原料产地的距离;基础设施;能源;营商环境便利度;勘探投资;运营成本;研发支出;政治稳定性),对10个选定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印度、沙特阿拉伯、日本、印度尼西亚、南非、巴西、加拿大、纳米比亚)在各领域的表现进行系统评估和量化。其目标是基于数据对各国的稀土加工中心发展潜力进行评估,明确哪些国家最有可能成长为具有成本竞争力的稀土加工中心。每个国家在10个类别中均被赋予13分的评分。

美国以2.7的得分领跑全球稀土加工中心评选。多项优势使其成为理想的稀土加工选址地:除完善的基础设施、充足的原料供应及可观的研发投入外,近期政策进展进一步巩固了其领先地位。首先,美国政府通过国防部对MP Materials4亿美元股权投资(附带价格支持及永磁体承购保障),明确承诺发展稀土加工与磁体制造能力。得克萨斯州和加利福尼亚州在建的轻稀土(LREE)与重稀土(HREE)加工设施,将具备处理全球稀土原料的能力,助力构建独立于中国的安全磁体供应链。

澳大利亚(2.6)、沙特阿拉伯(2.6)和加拿大(2.5)同样表现优异。澳大利亚与沙特阿拉伯正通过莱纳斯稀土(Lynas Rare Earths)和沙特矿业公司(Maaden)等企业,强化与美国商业合作,共同开发稀土磁体供应链。这三国还拥有强劲的基础设施、友好的监管环境及充足的勘探预算,为稀土供应链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们将成为美国构建中国以外稀土供应链的关键伙伴,满足国防与商业行业的双重需求。

  (刘学)



[1] Developing Rare Earth Processing Hubs: An Analytical Approach. https://www.csis.org/analysis/developing-rare-earth-processing-hubs-analytical-approach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