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众议院提出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新管制框架
8月26日,美国众议院中国问题特别委员会主席、共和党议员约翰·穆勒纳尔提出一项名为“滚动技术门槛”(RTT)的新的技术出口管制框架,旨在限制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先进能力[1]。该框架的核心目标包括:维持中国对美国硬件的依赖;保护美国半导体企业利益;限制中国人工智能科技能力的突破性发展。
根据RTT框架,美国仅允许向中国出口略优于其国内可量产水平的AI芯片,以避免中国获取最先进技术,同时也确保美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主导地位。
一、“滚动式技术门槛”框架的具体机制
1、动态调整出口标准:基于中国当前AI技术水平和本土芯片量产能力,设定出口管制门槛,而非固定参照美国芯片制造能力,如仅允许出口第四代芯片或性能降低50%的产品。
2、计算能力总量控制:通过限制芯片性能及出口数量,确保中国AI总算力不超过美国的10%。
3、综合性能评估: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将依据4项关键参数(总处理性能、性能密度、互连速度、内存带宽)定义每代AI芯片的“风险评估周期”(RTT),并结合情报精准设定管制标准。
目前,美国在总算力方面占据绝对优势,其科技巨头还在通过巨额投资和先进技术持续扩大领先差距。美国商务部预计,到2025年华为仅能实现20万枚昇腾910C芯片的本土化生产,而美国企业2025年将部署约1400万枚AI芯片。为巩固技术优势,RTT框架还提出:
1、云端访问管制:要求美国云服务商对华提供AI算力时,适用与芯片出口相同的技术门槛,填补现有管制漏洞。云服务商需实施客户尽职调查(KYC)、日志记录,并禁止军事用户及AI训练者访问。
2、双重获利模式:通过芯片直接销售和云端受控访问,美国企业可进一步主导中国市场,同时维持中国对美国技术栈的依赖。
二、长期战略目标
RTT框架结合物理芯片出口限制与云端算力管控,旨在实现:遏制中国自主AI生态发展;扩大美国半导体产业优势;为商业与国家安全政策提供明确指引等目标。美国及其盟友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已限制中国量产尖端芯片的能力,而RTT将进一步巩固这一技术壁垒,确保美国在AI领域的长期霸权。
(张秋菊 李宏 赵梦珂)
[1] Moolenaar Proposes New Framework to Keep China Dependent on AI, Limit Their Advanced Capabilities. https://selectcommitteeontheccp.house.gov/media/press-releases/moolenaar-proposes-new-framework-to-keep-china-dependent-on-ai-limit-their-advanced-capabil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