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签证壁垒将改变全球的科技人才流动与科研格局
2025年夏季,国际科学界面临了一场由签证政策引发的结构性震荡。特朗普政府的移民政策持续收紧,不仅改变了国际学生的求学路径,更给全球科研生态带来了连锁反应[1]。从美国到英国,从澳大利亚到日本,各国在平衡本土主义与人才需求之间艰难抉择,这场无声的“人才战争”正在重新绘制全球科学竞争的版图。
一、美国签证紧缩触发经济与人才双危机
8月5日的《自然》杂志指出,美国作为传统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STEM)教育强国,其签证政策的转向已成为影响全球科研人才流动的关键变量。据美国国际教育协会(NAFSA)预测,7~8月签证发放量未能恢复,2025年秋季最多将有15万名国际学生无法赴美就读,导致70亿美元消费损失和超过6万个工作岗位流失[2]。
更深远的影响体现在科研领域。哈佛医学院对700多名国际博士后的调查显示,75%的受访者因签证问题出现焦虑和倦怠,30%被迫为续签请假。亚洲学者赴美续签需耗时长达6个月,费用高达5000美元。这种行政负担正在削弱美国科研机构的竞争力,例如,哈佛大学生物统计学项目今年仅录取8名博士生(往年约16人),其中只有4人最终接受录取,2名国际生因签证无法入学。计算生物学与遗传学硕士项目也因入学人数不确定面临课程开设困难。
特朗普政府还推出一系列针对性措施:4月终止至少1680名学生的国际身份,5月实施社交媒体审查制度,6月扩大旅行禁令范围。这些政策不仅影响学生,更波及高校教研人员。共和党议员科顿于7月31日提出的《美国大学优先法案》(CAP法案)旨在取消高校H-1B签证无限额特权[3],若获通过,美国大学的外籍雇员将与普通行业申请者在6.5万个名额内进行竞争,这将是30年来对美国大学的外籍招聘政策最重大的调整。
二、多国政策调整引发全球人才格局重构
移民问题已成为全球多国的政治焦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等传统科技强国均在调整签证政策。加拿大2024年1月宣布国际学生零净增长目标,相当于留学签证减少35%;2025年一季度来自印度的申请量显著下降。澳大利亚通过翻倍签证费用和赋予顶尖大学优先处理权,使2024年国际学生数量较2023年下降近40%。英国2025年5月发布的《恢复对移民体系的控制》白皮书拟将研究生签证有效期从2年缩至18个月,并征收国际学生招生费用。
这些政策变化正形成新的全球人才分流格局。日本趁机推出新的人才计划,目标将国际学生从30万增至2033年40万。日本131所大学提供短期课程与入学费用减免,政府也推出1000亿日元(约合48亿元人民币)的系列政策来吸引外国研究人员。欧盟也加入竞争行列,法国、德国和爱尔兰加大国际学生招募力度,欧盟委员会预计2025年提出欧盟签证战略支持顶尖学生和研究人员入境。澳大利亚2024年12月推出的国家创新签证,面向能为繁荣做出贡献的全球研究人员,进一步丰富了国际人才竞争政策工具库。
三、政策不确定性与科学发展的长远挑战
签证政策的动荡正在造成美国科研环境的高度不确定性。美国国际教育协会指出,2025年1~4月美国F-1签证同比减少12%,5月再跌22%,6月预估跌幅达80%~90%。除了对19国的签证禁令[4],还有36国被列入传闻将新增的清单,仅此一项就可能让美国每年损失30亿美元和2.5万个岗位。这种不确定性对早期科研人员影响尤为显著。国际博士后和研究生面临职业中断风险,研究项目的连续性和合作网络遭到破坏。更根本的是,全球科学交流体系正在承受压力:学术会议参与受限、联合研究项目受阻、知识流动渠道收窄。当科学家们需要耗费数月处理签证而非专注于研究时,科学进步的节奏必然受到影响。
美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正在艰难适应这种局面。一方面需要应对政府政策变化,另一方面要维持国际竞争力。学术界明确反对美国的配额政策,指出国际学生学费弥补了政府研究和基础设施投资的下降。这种矛盾揭示了人才流动限制与科研经费需求之间的内在张力。
四、未来走向与应对策略
目前,全球科技人才流动正在进入新阶段。传统接收国在政治压力下收紧政策,而日本等国家正积极抢占人才高地。这种格局变化可能重新分配科研创新能力,改变全球科学合作网络结构。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多方协同努力。美国国际教育协会紧急呼吁美国国务院为所有F-1、M-1和J-1申请人开放加急的面签与审理,并豁免学生受旅行禁令限制。大学则需要开发更灵活的合作模式,包括远程研究安排、联合培养项目以及全球多中心研究网络。
长期而言,国际科学界需要建立更具韧性的合作框架,减少对单一国家签证政策的依赖。这可能包括强化区域科研合作、发展数字化科研协作平台,以及创建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研究环境。
签证政策从来不仅仅是移民问题,更是科技政策、人才战略和国家竞争力的交叉点。70亿美元经济损失只是冰山一角,国际学生和学者带来的创新潜力、科研贡献与全球连接性才是真正值得关注的长期价值。
(李宏 张秋菊 赵梦珂)
[1] How researcher visa curbs threaten science career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5-02293-4
[2] U.S. Economy Could Suffer a $7 Billion Loss from Precipitous Drop i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https://www.nafsa.org/about/about-nafsa/us-economy-could-suffer-7-billion-loss-precipitous-drop-international-students
[3] Cotton Introduces Bill to End H-1B Visa Loophole for Universities. https://www.cotton.senate.gov/news/press-releases/cotton-introduces-bill-to-end-h-1b-visa-loophole-for-universities
[4] 对阿富汗、缅甸、乍得、刚果共和国、赤道几内亚、厄立特里亚、海地、伊朗、利比亚、索马里、苏丹、也门等12国完全禁止;对布隆迪、古巴、老挝、塞拉利昂、多哥、土库曼斯坦、委内瑞拉等7国部分限制